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一年一度備受關注的藝考在新年之際又拉開了新的序幕。1月8日,上海戲劇學院召開發佈會,正式公佈了今年本科招生考試的各項情況,並詳解了最新的改革舉措。記者瞭解到,上戲今年招生規模和人數較去年略有增加,今年擬招生484人,比去年增加20人。截止到1月7日晚7時,今年報考人數已達到34827人次。其中,熱門的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報考人數達到6000人,這些考生將競爭春招之外的另外34個該專業名額。

2019年,作爲國內戲劇學研究重鎮,上戲在戲文系裏新增了偏重理論研究的戲劇學專業,擬招生15人,招收高考文化成績達到普通類一本線以上的考生,其中語文單科成績要求不低於110分。此外,上戲另一個要達到普通類一本線以上的專業爲藝術管理專業。這兩個專業不進行校考,根據高考文化課考試成績錄取。據瞭解,目前戲文系報名人數已達3千人。

今年不少藝考生都遭遇了網上報名受阻等問題。對此,上海戲劇學院招生辦表示,上戲的網上報名採用的是上海市藝術院校招考的統一報名平臺,並不存在很多藝考生在APP上報名遇到困難的情況。但考慮到報名學生較多,目前的預約報名考試時間都是根據生源人數分場次逐步放開,因此會出現有些場次非常熱門名額瞬間報滿的情況。上戲招生辦公室主任劉志新表示,學校今年增設了考場和考點,“一定讓每一個想報考上戲的學生都能順利報上名”。

據悉,2019年上戲考試報名截止時間爲2019年1月10晚7時。正式考試將從下週開始。

發佈會現場

發佈會現場

文化課成績很重要

近日教育部發文提出從2019年起將提高藝術類本科專業文化課成績錄取要求,還提出要適度提高藝術學理論類、戲劇與影視學類(不含表演)等有關本科專業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

對於這一大趨勢,上戲表示,學校一直以來在招生考試環節都重視考生文化課成績,堅持一本優先原則。也就是在過一本線人數未達到計劃招生人數的情況下,優先錄取文化課成績超過高考一本線的考生,如果過一本線人數超過計劃招生人數,則依次錄取。

在招生環節,學校不僅看重學生的專業素養,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養,對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導演(戲曲)、播音與主持藝術、影視攝影與製作等多個專業的考生進行文化藝術綜合素質測試(筆試),以考察考生的文化素養,並設語文單科分數線。 針對設單科分數線,有些考生產生了不同看法,其中不乏很多不能理解和接受這一新要求的考生。

對此,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認爲:“這個問題,其實一直以來都是藝術院校招生的歷史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把藝考看作獨木橋,還有人看作是文化課成績不好的考生的一條退路,這種觀念在我看來都是不對的。我們學校對考生的綜合素質要求一直很高,過去,上戲也有很多考生文化成績非常出色。其實,一個藝術家要成才,可以有很多途徑,但作爲一個大學,選拔人才必須要有自己的標準和規格。在現在的社會背景和國際趨勢下,對藝考生的文化課要求肯定是越來越高。而我們在教學上也會相應作出更多努力。”

各種招生改革舉措保證“公平公正”

上海戲劇學院今年不斷推進藝術類本科招生考試製度改革,努力實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與優秀藝術人才選拔機制相統一。

爲了優化考試環境,更好地調配安排考場和考委,增加考委數量,同時讓更多考生有機會報考上戲。上戲在本科招生考試在時間安排上,今年將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考試從1月14日至1月23日,有四個院系11個專業考試,分別爲:戲曲學院的表演(京劇)、表演(戲曲音樂)、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戲劇戲曲音樂設計與製作);舞蹈學院的舞蹈表演(芭蕾舞)、舞蹈表演(中國舞)、舞蹈表演(國標舞)、舞蹈編導;舞臺美術系的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舞臺設計),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燈光設計),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創意學院數字媒體藝術。

第二階段考試從2月15日至3月2日 ,考試的院系及考試專業有表演系、導演系、戲文系、電影電視學院、戲曲學院的戲劇影視導演(戲曲)、表演(木偶)。

在考試環節上,今年大部分專業的初試環節都優化了考試科目,以往初試往往要考覈三、四項內容,今年很多都優化爲兩項,簡化初試科目同時,複試和三試的考試內容被進一步細化。

同時,上戲運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優化考生的考試環節。從報名、報到、考區的確認等各個流程,減少學生候場時間。初試面試類考試,將當天公佈成績,減少學生等候成績的時間。

針對藝術類招生考試涉及各環節,上戲制定利益衝突迴避、考委庫遴選、招考監察、信息公開等一系列制度,以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包括實行“一臺兩庫三系統”:“一臺”即考試科目公共平臺,“兩庫”即考委庫、考題庫,“三系統”即網上報名和查分系統、平板打分系統、網上閱卷系統。

招生流程實行嚴格規範,現場面試校內外考委各佔50%,現場面試全程錄像備查、監察人員全程進駐考場實時監督。

此外,今年表演系戲複試考試將聲樂、臺詞、形體、表演四個門類分別進行考試,考委將更加專業化,考覈也會更加科學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