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年来,大庆石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油头化尾”指示精神,大力打造“油头化尾、油化相宜”的生产模式,在积极推进炼油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项目的同时,依靠思路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做精“化尾”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开展第二届“感知大庆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主要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第三个“弘扬石油精神,重塑良好形象”活动周安排,以向社会公众汇报大庆石化推进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情况为契合点,通过开放日的形式,通过各位媒体朋友的广泛宣传,搭建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向社会公众展示大庆石化公司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敞开大门与社会公众沟通的决心和诚意。

原标题:今天,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大庆石化,原来是…

今天,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光明日报等二十多家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大庆石化。

原来,就在今天,大庆石化公司举办了第二届“感知大庆石化”公众开放日系列活动。

今天举办开放日活动,时机特殊、意义重大。

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油田开发60周年,大庆市建市4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5.25”到黑龙江考察调研,提出“油头化尾”重要指示精神三周年。

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开展第二届“感知大庆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主要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第三个“弘扬石油精神,重塑良好形象”活动周安排,以向社会公众汇报大庆石化推进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情况为契合点,通过开放日的形式,通过各位媒体朋友的广泛宣传,搭建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向社会公众展示大庆石化公司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敞开大门与社会公众沟通的决心和诚意。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现场,看看“油头化尾”是如何让老企业激发出新活力——

当历史作出选择,意味着新历史开启

1962年,历史第一次选择大庆石化。1962年4月,黑龙江炼油厂破土动工,拉开了大庆石化起航的序幕。1963年12月,第一列满载希望和重托的成品油列车从龙凤车站驶出,新华社庄严宣告:“中国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五朵金花”之一的铂催化重整装置于1965年12月在炼油厂建成投产。

半个世纪过去,大庆石化一路走来,步履铿锵,不负历史重托。乙烯产量从筹备建设到四度破百,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从100万吨到1000万吨。50多年来,大庆石化累计加工原油近3亿吨,生产乙烯1600多万吨,尿素2240多万吨,营业收入8000多亿元,上缴利税逾千亿元。

2016年5月,历史第二次选择了大庆石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省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大庆石化转型发展开出“关键药方”,为大庆石化融入国家新一轮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指明方向。

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初期。

三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与中国石油整体联动,统领大庆地企双方从顶层设计入手,共同推进“油头化尾”落实落地,将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列为黑龙江省委“一号工程”,大庆石化再次被历史选择,也必将再次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大展新作为。

以愚公移山之志,绘好油化发展蓝图

2018年3月19日,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2018年7月7日,正式开工建设。

建设中的MTBE项目现场。

项目主要包括新建120万吨/年连续重整,9万吨/年MTBE、22万吨/年烷基化装置及配套设施和公用工程改造,原30万吨/年半再生重整装置关停。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汽油质量将达到国Ⅵ油品B阶段标准,柴汽比降低至0.74,能为地方提供120万吨/年石化基础原料,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9亿元、税收30亿元。

在这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役中,大庆石化的所有人都在和时间赛跑,克服恶劣天气、设计、采购等困难,科学统筹各个环节,全力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他们用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精神,一步步实现“万丈装置平地起”的壮举。

建成后的MTBE装置现场。

2018年,MTBE、烷基化、加氢裂化改造项目如期建成投产。截至今年5月,装置已累计生产MTBE近3万吨、烷基化油44000多吨,为大庆石化调合国Ⅵ汽油提供了原料保障。

建设中的连续重整装置。

目前,年处理200万吨的催化裂化联合装置和新建年产120万吨连续重整项目,正在火热建设当中。

2020年,大炼油项目的12个子项目将全部投产,大庆石化真正形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生产规模,成为大庆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中坚力量。

依靠创新实力,发挥“化尾”产业潜力

媒体记者们在“大炼油”装置前留念。

三年来,大庆石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油头化尾”指示精神,大力打造“油头化尾、油化相宜”的生产模式,在积极推进炼油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项目的同时,依靠思路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做精“化尾”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大乙烯”E3装置现场夜景。

乙烯产量逐年增长,为下游生产提供了充足原料。在稳定农夫山泉、娃哈哈、米其林等名牌化工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的吨包装塑料集装桶专用料,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为中国石油自主核心技术,大庆石化“高腈SAN及板材ABS树脂成套技术”盘活停工装置用于SAN树脂生产,实现化工产业链的效益最大化。

技术人员检查顺丁橡胶质量。

瞄准市场动向,大力生产顺丁橡胶、苯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优化生产原料等措施,协调两苯装置科学运行,增产增效。

IBC桶专用料是近年来大庆石化成功研发的大型液态化工品容器专用树脂,通过了美国FDA、欧盟RoHS指令等多个国际认证,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今年4月,5700多吨IBC桶专用料产品销往市场。

建设好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是大庆石化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最有力贯彻,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生动实践。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大庆石化人正奋笔疾书转型发展的历史,托起大庆这个“共和国长子”光明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