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合成機油,其英文爲Fully synthetic,它是由人工利用化學方式合成的機油。從嚴格意義上來說,100%PAO(聚a-烯烴)或者酯類油生產出來的高品質機油產品纔是全合成機油。這種機油在生產過程中,根據使用目的的不同,會使用不同物質的配方。它在潤滑性、清潔性、以及修復性方面都有着不錯的表現,對於環境的適應性也更強,並且其換油週期更長,一般可使用10000公里以上換油,但價格也比較貴。

其實機油生產商近年來由於技術的進步,開始大量使用3~4類基礎油來調和新牌號產品,3類基礎油VHVIGroupIII)上面說了,性能不錯,而且價格只有PAO50%左右,廠商何樂而不爲那?

但是從化工行業的嚴格意義上來說,對於synthetic”還是有嚴格的區分界限的,在歐洲國家,由於ACEA機油標準比美國API標準嚴格,廠家一般多使用PAO來製造合成機油產品,在美國更多的是用1+3類基礎油調和較高級別的產品,以下是部分潤滑油生產商的“synthetic”基礎油使用情況:

1.SHELL殼牌使用本公司專利的XH VI基礎油,是殼牌集團通過精心控制的石蠟催化加氫異構化技術製造出來的頂級性能合成基礎油屬於高級別的4類基礎油

2. ESSO+Mobil 艾索和美孚公司已經合併,使用PAO(聚a-烯烴)基礎油。

3. JAMA 加美潤滑油的基礎油是從艾克森美孚進口的,使用PAO(聚a-烯烴)基礎油。

4. FUCHS福斯公司使用PAO(聚a-烯烴)和酯類基礎油。

5. Castrol+BP 嘉實多+BP公司多使用酯類基礎油。 


需要說明的是,國內有部分潤滑油廠家也有偷換synthetic”概念的做法,synthetic”合成油的標籤可不是隨便掛的,消費者要注意銷售商在此的商業操作方法。

機油最大的組成部分就是基礎油了,按照規格等級來劃分,一共可以分爲五類。在這五類油當中,一二三類基礎油稱之爲礦物油,只有四類五類油可以稱爲合成油。這其中五類基礎油爲多元醇酯(POE),四類基礎油爲—聚α烯烴(PAO)。所以說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用四類和五類基礎油調配的機油不外加礦物油勾兌的都可以稱之爲全合成機油。

礦物油在煉油時會有提不乾淨的石蠟和瀝青成分,用這樣的基礎油做機油,就會在發動機內部產生積炭和油泥,其實汽油燃燒產生積炭的情況可遠比機油少多了。發動機內部大部分污垢都是由於機油產生的。我們在一些機油廣告中經常能看到很多合成機油都會打出“高清潔能力”的招牌,但如果他們標的synthetic”全合成機油如果使用的是三類基礎油或調和油,就根本達不到真正的清潔效果。


其實,在國內最坑人的概念就是“半合成”。因爲廠家並不解釋到底半合成的比例是多少,1份合成油兌:99份礦物油?還是50份合成油兌50份合成油?用筷子頭蘸一下原漿基酒,再蘸一下剛兌好的食用酒精就能生產15年原漿白酒的方法,在潤滑油這行業裏也是有的。

真正全合成機油如果使用的是PAO基礎油,是絕對不可能在某東,某貓上賣99/4升的價格的,除非PAO生產商全瘋了,或者潤滑油品牌商的全家都瘋了。連成本錢都不夠的生意都做,不是瘋了是什麼?有興趣的上阿里巴巴搜搜一噸PAO是什麼價錢,還不要算那些添加劑和包裝的投入。

還有,美孚被隨意改姓的是被同行們逼得沒辦法,命再硬,硬得過錢去?他的美孚一號新配方也不再是全PAO了,速霸2000也終於叫合成油了。沒辦法,阿Q改姓趙以後日子過得太好,趙老太爺只能讓二兒子改回姓趙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