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做個選擇題▼

在沃爾沃XC90、奧迪Q7、寶馬X5這個級別的SUV市場中,兩款馬力一樣的發動機放在你面前。一款是2.0T四缸,一款是3.0T V6,在不考慮價格的情況下,你會怎麼選?

也許很多消費者還是願意倒向後者。理由可能是“3.0T雖然動力相同,但六缸發動機後勁肯定更足。”

不瞞各位,小編本人也曾經如是認爲。XC90這樣的龐然大物搭配2.0四缸,開起來到底肉不肉?我想只有真正駕駛過才能擺脫“鍵盤俠”的稱號。

“2.0T四缸”的老梗能不能破?

一開始接手這個“大胖子”,我內心是拒絕的。衆所周知,駕駛靈活、停車方便的精緻小車顯然是更受歡迎的選擇,尤其對於不需要帶孩子,日常也沒有載物需求,最要命的是還生活在上海擁堵的市中心的我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即便是60萬朝上的豪華旗艦SUV,對我來說就好像遇到一個古板的中年男性,充滿敬意,但提不起興趣。

事實的情況並沒有出乎意料,在公司停車場,因爲多個車位停不下,而不得不坐電梯上立體停車庫,1958mm的車寬進出電梯幾乎是卡着的。更令人欣慰的是,檔位杆的PRND被設計在一條直線上,手勁兒比較大的容易一下從D檔推到P,對於停車技術一般的司機來說,在狹小的停車庫調個頭簡直是一場修行……

回到自家小區,在輪番接受了停車場保安嫌棄的目光後,終於暫時結束了這趟駕駛。

劇情反轉則是發生在第二天我把它開上高速。我發現只要半踩油門,XC90就可以敏捷地向前飛馳,輕鬆完成超車。即便是在ECO模式下,這種輕盈的加速體驗也是我之前駕駛這個級別車型所不曾感受到的。

當我把駕駛模式調節至“Dynamic(靈活)”,此時油門響應變得像個荷爾蒙過剩的小夥子,全力踩下的那一刻,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以至於差點追尾):難道這就是那臺被瘋狂吐槽的2.0T四缸?

這和我前段時間試駕的,亂踩油門毫無推背感、同樣是2.0L的長安福特蒙迪歐形成了鮮明對比。(說明沃爾沃告別“前男友”的選擇是多麼正確)

外表的“虛胖”是對XC90的低級誤解,是時候刷新一下三觀了。當你真正駕駛過,就能體會《銀河護衛隊》中的主角們駕駛巨大的宇宙戰艦的感受。原來,碩大的車內空間和輕盈的加速感受是可以兼得的。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駕駛風格偏暴躁的我來說,每一輛車上的“啓停功能”按鍵是我最想焊死的一個按鍵。這次因爲一時沒找到哪裏關,所以長時間地感受了一下。不得不說,沃爾沃把剎車、啓停與動力輸出之間,幾乎做到了無縫對接,啓停介入帶來的停頓感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在綠燈亮起的那一刻,不會讓你起步落後。

2.0升之於3.0升真的寒磣嗎?

當然了,個人感受還是需要一些賬面數據作支撐,才更有說服力。XC90 T6版本的發動機,雖然排量只有2.0升,但機械、渦輪雙增壓作用下,最大馬力可以達到320匹,與3.0T V6的奧迪Q7相比,僅僅差了13個馬力。6.5秒的百公里加速只比Q7的6.2秒差了0.3秒。

同時,你還要需要知道沃爾沃在輕量化方面做出的努力讓XC90的車重比Q7整整輕了150公斤。所以,實際的駕駛感受中,XC90 T6動力並不羸弱。如此看來,幸虧奧迪Q7有3.0T V6版本,不然的話,面對競品好像就顏面無存了……

不過,之所以讓這臺“大胖子”有如此愉快的加速感受, 我想最大扭矩轉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點。Q7的3.0T V6爲2900-5300(rpm),XC90的T6版本爲2200-5400(rpm),而低功率版的T5則達到1500-4800(rpm)。

另外,從實際購買的角度考慮,2.0升相比3.0升可以省下相當的車船稅、購置稅。並且無論是低功率還是高功率版本,XC90的綜合油耗也更具有優勢。

發動機故障率0.90%

其實討論多了10馬力還是低了1升的油耗,對於消費者都不如可靠性來的實在。

年初,歐洲一家汽車保險公司ACE Limited對其公司的5萬多起發動機故障案例進行了樣本調研分析,發佈了《2017年汽車發動機故障率排名》。沃爾沃排名倒數第四,百車故障率爲0.90%,僅次於本田、豐田、奔馳,是第四可靠的品牌。不僅如此,雙增壓的2.0T發動機還獲得了2017年沃德十佳發動機稱號。

其它方面,內飾豪而不“壕”;“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中低配無歧視;外觀性冷淡北歐風等等依然是沃爾沃熟悉的配方。

如果你嫌棄北歐冰雪路面風格的懸掛太硬,那麼推薦你試試旗艦中的旗艦:XC90 T8插電混動版,除了限牌城市享受特權,還附贈5.6秒的百公里加速,最關鍵是T8配備的一套“魔毯”空氣懸掛,路面上所有的細碎震動都能被溫柔地吸收。

最後,“買新不買舊”的說法是不適用於這個級別車型的,XC90上市初期的過高的定價已經被市場實力打臉,現在各個配置都有超過12萬元的終端優惠,第一批車主氣得拍大腿,觀望的消費者是時候下手了。

最後的最後,提一句:買白色的……真的比黑色好看很多……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