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介紹

胡智盛,2000年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臨牀醫學專業,現是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

胡智盛從事兒科工作已近18年,現爲順德醫學會兒科分會常務委員,順德科學育兒講師,擅長兒童、新生兒危急重症的搶救,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療。

近年來,胡智盛還完成佛山市科技局科研立項1項《中藥霧化吸入治療手足口病》,發表了5篇科研論文,開展了區級繼續教育項目“地中海貧血的診斷和治療”,並在2017年度順德區“十佳醫生”評選活動中進入“十佳醫生”候選名單。

資深兒科大夫告訴你:

5歲及以下兒童易感手足口病

接種EV-A71滅活疫苗可有效預防

四月春暖花開生機盎然,大朋友和小朋友都愛出門玩耍,但是這時候各種病毒的傳播也更爲迅速:如水痘、手足口病等。

結合近年在防治手足口病的經歷,資深兒科醫生胡智盛爲各位佛山家長們,給出如下防治建議: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5歲及以下兒童爲主。

我國各地全年均可發生,4-6月高發,部分地區10-11月還會出現秋季小高峯,發病率約爲37.01/10萬~205.06/10萬,近年報告病死率在6.46/10萬~51.00/10萬之間。

可導致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數十種,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患兒和隱性感染者爲主要傳染源,手足口病隱性感染率高。腸道病毒適合在溼、熱的環境下生存,可通過感染者的糞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皰疹液等廣泛傳播。

密切接觸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牀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吸入病毒污染的空氣、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手足口病,尤其是以5歲以下兒童爲主。但是,接種EV-A71滅活疫苗可有效預防EV-A71感染。

臨牀表現:

發熱,手足口臀出疹

該病潛伏期多爲2~10天,平均3~5天。

主要表現爲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皰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

部分病例僅表現爲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個別病例可無皮疹。

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一般在1周內痊癒,無後遺症。

少數患兒表現爲重症手足口病,發病後迅速累及神經系統,表現爲腦幹腦炎、腦脊髓炎、腦脊髓膜炎等,可發展爲循環衰竭、神經源性肺水腫,導致死亡。

重症病例的早期識別:

持續高熱、嘔吐、吸吮無力等

重症病例診療,關鍵在於及時準確地甄別重症病例前期表現。

下列指標提示患兒可能發展爲重症病例:

1.持續高熱:體溫(腋溫)大於39℃,常規退熱效果不佳;

2.神經系統表現:出現精神萎靡、頭痛、眼震顫或上翻、嘔吐、易驚、肢體抖動、吸吮無力、站立或坐立不穩等;

3.呼吸異常:呼吸增快、減慢或節律不整。若安靜狀態下呼吸頻率超過30~40次/min,需警惕神經源性肺水腫或肺出血;

4.循環功能障礙:心率增快(>160次/min),出冷汗,四肢末梢發涼,皮膚髮花,血壓升高,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2秒);

5.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外周血白細胞計數≥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出現應激性高血糖,血糖>8.3mmol/L;

7.血乳酸升高:出現循環功能障礙時,通常血乳酸≥2.0mmol/L,其升高程度可作爲判斷預後的參考指標。

如出現上述表現必需馬上到醫院治療。

治療:

積極控制高熱

普通病例門診治療,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

積極控制高熱,體溫超過38.5℃者適當採用物理降溫(溫水擦浴、使用退熱貼等)或應用退熱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有: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

目前尚無特異性抗腸道病毒藥物,可選擇干擾素等廣譜抗病毒藥物治療以改善症狀,縮短病程。

中醫藥治療對手足口病有一定的效果。重症病例或可能發展爲重症病例的患兒應住院治療。

預防:

12月齡前完成EV-A71型滅活疫苗接種

1.EV-A71型滅活疫苗於2016年在我國正式上市,可用於6月齡~5歲兒童預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礎免疫程序爲2劑次,間隔1個月,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

2.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和環境衛生措施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

3.手足口病高發季節時,家長應減少帶嬰幼兒到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4.家長謹記,每天要注意小孩的體溫及手足皮疹情況。

5.及時消毒處理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保持室內通風換氣。物品的消毒,選擇中效或高效消毒劑如含氯(溴)消毒劑等進行消毒,75%乙醇和5%來蘇對腸道病毒無效。

6.托幼機構、學校等單位要做好晨檢,及時發現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

【記者】歐陽少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