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邀请到农工党浙江组织创始人之一蔡一鸣之子蔡孝侗先生,为大家朗读彭泽民在病中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辍笔信。

彭泽民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1930年,他与邓演达等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1949年,他代表农工党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56年在北京病逝。

蔡一鸣是农工党浙江组织创始人之一。1930年8月,他追随邓演达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的前身),负责浙江党务。受父亲影响,蔡孝侗也积极投入农工党事业中。1986年,他调至农工党浙江省委会机关工作,同年加入农工党,历任省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委会宣传部副部长,主持省委会调研室工作等,2009年退休。

图为蔡孝侗先生。

彭泽民于病中写给毛主席的辍笔信(1956年10月15日)

毛主席:弟在武汉逃归,匿居香港,久违大教,尠通音问。每闻来往于南北之间同志,传达主席在军书旁午中,尚且不忘故旧,询及下况于日寇沦陷香港。贵党一同志在粤东江,犹复不惮崎岖,问道来港,寻访弟迹,眷顾殷殷,此皆出于主席怀爱之深,不遗在远。弟抱病月余,倚枕兴思,感而自疚。窃念庸朽无能,叨承挚谊,残羸日甚,伏枥悲鸣,辜负提挈,报称难期。然而心有所系,尚欲为主席言者,吾党自邓演达同志遇害,同志者多遭蒋介石迫害,辗转流离,或被戮于淫刑,或瘐死于狴犴。同人虽有组织分布于各省,但格在蒋氏之暴虐之下,党人行动,不克公开。同志中有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如……等犹自固守党旨,纠合旧侣,重新组织,虽历经挫折,犹复不避艰险,力争团结,反对独裁……

彭泽民在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发言。

延伸阅读

这封未寄出的信的背后,到底有何深意?

国民党左派元老、爱国华侨彭泽民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早年在南洋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他毕生追随孙中山,长期与共产党合作,坚持民主爱国立场,为祖国独立、自由、民主奋斗一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是深受广大华侨爱戴的华侨领袖。

图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总干事邓演达。

1930年,他与邓演达等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建党初期,农工党的路走得艰苦曲折。1949年11月,时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应邀到农工党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上讲话时曾提到:“农工党是一个有革命传统的党,大革命失败后,不少人动摇了,一部分人牺牲了。留下的同志擦干身上的血,继续斗争。这就是不惧不屈的革命传统,农工党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也许早就不存在了,更不要说参加今天的胜利的革命行列。”

1949年3月,农工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彭泽民与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北京合影。

1956年10月15日,彭泽民因劳累过度,心脏病再次发作,自知时日无多,经常倚枕兴思,夜不安寐。此时,他最割舍不下的就是他与邓演达、章伯钧、黄琪翔、季方等同志共同创建的农工党。

住院期间,他让夫人翁会巧将他扶起,提笔给毛泽东主席写下这封信,因身体不支,信未能终笔,因而也未寄出。

据夫人翁会巧回忆,彭泽民想在信中对毛泽东主席说:邓演达创建的农工党,历经挫折,来之不易,希望在他去世后千万不要迷失方向,拜托毛主席多加关照和指导。这封委以后事的书信,表达了彭泽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无比信赖和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满心牵挂。

1956年10月中旬,彭泽民在病中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辍笔信。信未终笔,故未发出。

临终前,彭泽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不移,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在病床上,他颤抖着写下遗诗一首:“大局方兴,忍言归去,生机活泼,何用悲为!”1956年10月18日,彭泽民与世长辞。

1987年11月7日,在彭泽民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对彭泽民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彭泽民先生的一生,是光荣的革命的一生,是坚持民族独立、反帝爱国、追求真理、艰苦奋斗的一生。他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的战斗历程。他崇高的爱国精神,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坚定立场,向黑暗势力坚决斗争和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是中国知识分子和爱国华侨的楷模。我们要永远学习他,纪念他。”

1949年9月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农工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章伯钧、农工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彭泽民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图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合影。三排右三为章伯钧、二排右八为彭泽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