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屢見不鮮,更可笑的是今年康美藥業被發現財務造假,直接的就告訴你,財務賬做錯了,我們就是錢不見了。

這造假還真是一點沒水平都沒有,連虛構幾筆併購,將不見了的錢記到“商譽”裏面,到時候再做減值都不願意。

查閱歷史以來上市公司造假案,以前他們還會弄塊“遮羞布”,比如虧損時發公告養的龍蝦因管理不善跑掉了,做成虧損。然後在需要營業額的時候,這些龍蝦又能給你游回來。甚至有時候,養的扇貝也能遊走,需要的時候這些扇貝又能夠給你游回來。

雖說是可笑,但起碼也弄了塊“遮羞布”掩飾一下。

「科普」造假成本那麼高,爲什麼上市公司對於財務造假樂不彼此!

造假成本高,導致很多上市公司連完整的造假程序都懶得走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手段繁多,常見的有虛構收入、提前或推遲確認收入3種;

比如萬福生科和海聯訊,都通過僞造合同、僞造收款流水以虛增收入,屬於典型的收入類造假。

完整的造假流程是這樣的:

1.造假上市公司需要先根據上市公司監管制度的要求,預算處當年需要虛增的利潤金額。

2.根據企業以往的銷售淨利率等指標,再設定企業推出需要虛增的的收入金額。

3.根據企業以往的毛利率指標以及本年度預計的毛利率指標,推算出虛增生產成本費用,這樣就可以推導出來虛假採購金額。

4.接下來把上面計算的虛假金額平分到每個月份。

這種假賬既要虛構業務,又需要虛構成本,造假的費用就相當的高。

爲什麼說費用高呢?

在金稅三的強大系統下,需要業務也需要繳納足額的增值稅、所得稅、關稅,由於這些業務是虛構的,那就不像正常業務那樣,這些流轉稅由上家承擔。實打實的由上市公司承擔。

同時,爲了保證業績增長,吸引更多的股民,提高股價。那麼下一年度就需要虛增更多的收入和利潤,這樣一來成本就逐年增加,除了這些每年還要支付大額的審計費用,沒有強大的審計又如果做的滴水不漏,讓股民看不出端倪,不過這樣一來越到後面成本越高,可能企業的盈利都不足以彌補這些費用。

要不然怎麼會出現企業造假被發現。

「科普」造假成本那麼高,爲什麼上市公司對於財務造假樂不彼此!

財務造假是如何被發現的

因爲財務造假一般都會聯合審計事務所,把賬目做的漂漂亮亮的,三大財務報表做平了還真很難看出,一般情況下造假被發現的原因只有兩種:

1.資金斷裂

前面說到了,虛增業績,越到後面成本越高,除了支付那些稅費,還需要過賬還是完整的流程。那麼就需要提高資金的週轉頻率,需要源源不斷地補充更多的資金。

一旦造假成本太高沒有更多的資金維持業績增長的假象,當資金流枯竭時,泡沫就會破裂。 泡沫一旦破裂就只能對外宣佈各種虧損理由,然後股價就跟着縮水了。

2.企業內鬥

在發現財務造假案例中,我發現除了資金鍊斷裂外,很少是被專業會計或者是審計機構事覈查出來的,大多是由於企業內部出現問題,比如說企業內鬥,導致造假行爲敗露。

「科普」造假成本那麼高,爲什麼上市公司對於財務造假樂不彼此!

上市公司爲什麼對於財務造假樂不彼此

對上市公司的處罰力度太低低

1.出現問題,一般就以會計差錯爲由,更正公告道歉一下了事,“會計差錯”成了財務造假的護身符,難怪總說會計是實力“背鍋俠”。

2.證監會的處罰往往是區區幾十萬元了事,最多的處罰也就60萬元,對於一家上市公司60萬不痛不癢。

與鉅額的造假利益相比,造假的代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也是上市公司造假可以有恃無恐。

造假可以得到鉅額的回報

企業如果做的好是不會缺錢的,就好像華爲上市了嗎?

華爲沒有上市,我相信所有人都不會認爲華爲缺錢,缺錢的話能有底氣跟美國死磕到底嗎?

籌資渠道很多,然而公司上市不外乎是最簡單的一種。

虛構業務,給股民一種企業蒸蒸日上的感覺,然後購買企業股票,股票漲價後,企業裏面的大股東和突擊入股的權貴,都將股票紛紛拋出,賺個盆滿鉢盈。

「科普」造假成本那麼高,爲什麼上市公司對於財務造假樂不彼此!

最後告知股民企業由於某原因導致虧損,留下一堆爛泥給散戶折騰。

上市公司的財報根本不能看出是否財務造假,最簡單的判斷你就看看企業分紅,我就不信,他能把分紅一分錢硬生生的說成分紅一塊錢,還能不讓人發現!

畢竟總不能拿假幣去分紅吧。利潤可以造假,現金可造不了假。

老百姓買股票基本上是虧錢的,除非在股市摸打滾爬多年,最好不要輕易入坑。

寫下此文,非基於無知,而是基於良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