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看壹周 記者夏天 實習生牛炳秉 攝影/葛雷

農民,多年前曾是窮困落後的代名詞,而在建設美麗鄉村的今天,卻成了很多人眼中一份有出息有前途的職業。

4月上旬,蘇州市統計局公佈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公報顯示,越來越多的有學歷、有技術的年輕人投入到農業農村事業中。而目前蘇州已累計培育了12307人新型職業農民。

新農民,不僅學歷“新”,想法、做法都很“新”!

懂經營有情懷,就是今日農場主

奧迪車,使用最新款的蘋果手機,黑色衛衣,藍色牛仔褲,交換聯繫方式時首先問微信號……這番模樣的徐斌,竟然是個如假包換的農民,着實讓人意外。

當然,這個農民的過往不簡單。2003年從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後,他一度做外貿服裝生意風生水起。在親友支持下,他創建了3000平方米的外貿服飾批發市場——蘇州胥口服裝市場,通過線上網絡信息推廣結合線下實體批發,創下了半年營業額破千萬的奇蹟。

然而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他,多年來一直有個夢想:建立一個自己的農場,讓家人和朋友們重新找回最自然舒適的田園生活,呼吸最純淨清新的空氣,品嚐最安全健康的菜餚,讓城裏人也羨慕農村人,同時能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不錯的收益和安逸的生活。

2013年,家庭農場開始起步。徐斌看到了夢想實現的曙光。說幹就幹,他全身心投入到家庭農場創辦中。憑藉從事外貿服飾批發挖到的“第一桶金”,他在東山鎮流轉承包了100畝土地,規劃、設計、建造家庭農場。地處東山東太湖邊的“東山東湖農場”,於2013年5月14日,在東山工商分局的支持下領取了營業執照。

這是一塊廢地,荒廢多年,坑窪不平。他動員曾在畜牧局工作三十多年的父親,和務農數十年的母親,一起加入了轟轟烈烈的“開荒”中。他們平整土地,從農科院引進品種優良的果樹,果樹下面種蔬菜和茶樹,養上成羣的雞鴨。農場的東面,他們挖了好幾個魚塘,有專供垂釣的,也有養殖蟹苗的。魚塘邊,建上好幾間木結構的房子,可喫飯,可休憩,也可以過夜。短短几年時間,荒地竟然出落成了一個漂亮的農場。

重歸農民的日子,格外愜意。前段時間茶樹剛冒新芽,徐爸爸掐了最嫩的,手炒了幾兩碧螺春,只供農場裏自個兒喝喝。沒有大棚,農場裏的蔬菜全是最時令的,山坡上種着,魚塘邊也種着,間或夾雜着蘋果樹、黃桃樹,彷彿每個角落裏都透着新鮮。

前幾年,徐斌搞過土地認領、果蔬認領和家庭菜箱,積累了一大批固定客戶。這兩年,果樹慢慢長大,客戶越滾越多,光靠自己農場裏小打小鬧,有點供不應求了。徐斌把目光投向了農場周圍農戶身上,這些農戶往往有技術、有產量,缺乏合適的銷售渠道。

2016年,徐斌把他們整合成了蘇州市吳中區東湖農場專業合作社,旗下一共有8個會員單位。合作社把會員單位的產品整體包裝銷售,並創立了兩個子品牌——醜鮮生和御洞庭,前者專營生鮮類的家庭廚房產品,後者則銷售東山特色農產品。一年多下來,合作社搞得風生水起,時常有非會員單位要求加入進來。

也是這一年,徐斌完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身份識別,他成了蘇州最早被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之一,東湖農場也被蘇州農職院掛牌成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訓基地”。從那天起,他成了許多新型職業農民的引路人。兩年多來,東湖農場一共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超過2000名新型職業農民的到訪。每次遇到這些對農業農村抱有極大熱情的年輕人,徐斌就由衷地感到欣慰:“我們有共同的愛好和目標,給他們培訓起來也特別帶勁。”

瞭解生活的喫貨,才種得好地

平時一身西裝,可一站到大棚裏,就情不自禁的撩起袖子開始幹活,幹着幹着就忘了時間……

這是姚科偉的日常,在崑山天福生態果園裏,他既是負責人,也是癡迷於農活的普通農民。和瓜果爲友、與土壤爲鄰,10年醉心於瓜果田間,他硬生生從一個“白面書生”熬成了皮膚黝黑的大叔。

出生於1980年的姚科偉是土生土長的崑山花橋天福村人,他上學的年代,當農民是最沒出息的職業。姚科偉讀的是蘇州工藝美院的古典傢俱專業。畢業後,爲了生活,姚科偉做過很多嘗試——在路邊擺過燒烤攤、當過泥水匠、在外企當過普通職員。

2008年,農村土地流轉承包。當時工作已經穩定下來的姚科偉做了一個震驚全家人的決定——辭職,回家種地去。

他承包了100畝農田,主要種植水稻和小麥,從此他開始天天泡在田裏。本以爲在農村長大,種地應該是很簡單的事情。可真正等到自己上手,卻有點欲哭無淚。“以前家裏種地都是小打小鬧,哪有過一下子100畝的規模。而且那時候還不像現在,現代化程度很低。”回憶起那段時光,姚科偉的腦子只有兩個字——辛苦。

他意識到,要規模化種植肯定不能像祖輩那樣,全靠老傳統、老觀念,需要專業的知識技能和新的種植模式。於是邊學邊種,在農技站的技術支持下,他總算掌握了一些農業技術。五年後,姚科偉加入了天福生態園,專門從事蔬菜種植。這時,他開始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一次偶然的機會,姚科偉結識了上海哈密瓜研究所的專家,品嚐了他們種植的哈密瓜。他驚訝的發現,這些在上海種出來的哈密瓜無論口感還是品質都比新疆長途運過來的還要好,而在以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江浙滬並不適合種植哈密瓜。

“我們不但能種哈密瓜,而且還能種出特別好喫的!”姚科偉決定要把哈密瓜引進過來。爲了培育哈密瓜,他三天兩頭就往上海哈密瓜研究所跑,“他們今天怎麼弄,我就明天跟着模仿,等學會掌握了技術,回到崑山再傳授給其他人。”

2012年7月,天福哈密瓜基地正式成立,同年10月第一批哈密瓜上市,被一搶而空。之後,許多人都知道,天福的蜜瓜好喫,就是難買。上海、蘇州的大批客戶蜂擁而至,卻經常一瓜難求,甚至必須提前預定纔行。

而此後,除了開始的一味模仿,姚科偉開始跟上海哈密瓜研究所一起研究怎麼改良篩選品種,迄今爲止試種的哈密瓜品種不下50個,每年的產量近10萬。而有的品種上海研究所種植的成功率只有50%,姚科偉卻可以達到90%。

除了哈密瓜之外,姚科偉還引進了櫻桃番茄、水果黃瓜、水蜜桃、枇杷、小南瓜等果蔬品種,如今的天福的果蔬四季不斷。作爲崑山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的優秀代表、崑山市政協委員,姚科偉最高興的事情有兩件:“一個是馬上就要拿到農學的本科學歷了,另一個是大家都喜歡喫我種出來的蔬菜水果。”

學美術的多肉黨,住帳篷當“花農”

“這些是虹之玉、吉娃蓮,這個是千佛手,還有這個露娜蓮,這個名字好,叫靜夜……”說起多肉,看起來文質彬彬的90後小鮮肉江健飛瞬間變得侃侃而談。近年來花卉市場裏掀起一陣“多肉”小旋風,迷你的身材,肉肉的體型,讓人愛不釋手。也正是因爲這份“愛”,江健飛一畢業就開啓了自己的“花農”生涯,而他此前其實並沒有任何的農家基因。

2015年6月,從學校畢業的江健飛回到了家鄉蘇州吳江,可能是因爲學習美術專業的原因,江健飛對美好的事物都有着難以拒絕的情愫。從頭幾次買幾盆玩玩,到後來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就像“集郵”一樣,多肉這種“萌萌噠”植物讓他由衷感到喜愛。

隨後,他從多方瞭解到,這類多肉植物在中國未來將會有很大的市場,於是便萌發了創辦多肉植物培育銷售公司的想法。據江健飛介紹,有不少多肉植物購買玩家都會慢慢升級爲收藏家甚至投資者,多肉植物很多“中毒黨”甚至豪擲數千元買“肉”。“對於不喜歡的人它可能一文不值,但對於研究較深的,即使花千金也會忍痛下手。”

蘇州吳江區八坼農創村,因良好的政府政策和產業集聚,大量的苗木、花卉養殖企業蜂擁而入,下定決心創業的江健飛經過多重考量,把多肉的種植大棚選在了這裏,在村子中包下了2畝地,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起初,江健飛採購了十幾個多肉品種,查閱學習多肉相關的科普資料,對不同種類的多肉植物進行了種植實踐,死一批學一批,慢慢摸索培育的訣竅。“多肉的根系很特別,一般的植料是不能養活的,不同的品類對植料的要求、氣候、溫度的條件要求也不盡相同。”目前的江健飛,儼然成了多肉植物的培育行家。

要說起創業中最艱辛的過程,江健飛笑了笑,“其實也談不上艱辛,那就是——睡帳篷。”大棚修建好之後,江健飛陸陸續續進了一批苗圃,雖然還沒遇到什麼盜竊事件,但出於對各個“萌寶寶”的責任心,他還是在大棚旁搭起了帳篷,不分晝夜地照看苗圃。也因爲這種盡心盡力地看護,時至今日,他種植的多肉植物已經從原來十幾種發展到現在的300多種。

除了精心培育種植,打開市場也是謀求發展的重要課題。如今,江健飛的銷售渠道主要是在網絡銷售,因爲多肉消費羣體主要是年輕白領和大學生,他通過微信宣傳、網店銷售的運作,慢慢打開了蘇州本地市場,把多肉從農村大棚送到了千千萬萬熱愛多肉的城市家庭中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