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紀要

《實證與推想——瓦礫中的建築圖景》

——彭明浩

2018年4月19日晚7點,首都師範大學“文化遺產青年學人講壇”第十二講在首都師範大學文科樓408教室舉行,本次講座邀請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助理教授彭明浩博士帶來題爲《實證與推想——瓦礫中的建築圖景》的報告。講座由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範佳翎老師主持,她從民國時期梁思成(中國建築史學家)、梁思永(考古學家)兩兄弟在殷墟遺址上的合影談起,指出建築史學和考古學這兩個學科的分野以及地上、地下遺蹟的整體性問題,向大家說明彭明浩老師本次講座的意義。

彭老師介紹了他對鄴城遺址核桃園一號北齊佛塔基址出土瓦片的整理與研究,通過紮實的基礎整理和數據分析,推理出該佛塔建築的一些關鍵信息,探索田野考古發掘中瓦片堆積的發掘、整理和研究的可能性。講座條分縷析、層層推進,引發聽衆們積極地思考和回應。講座包括背景和研究目的、基址發掘情況與瓦件整理流程、瓦件的種類、規格與用途、瓦件疊比關係與其反映的瓦件情況、瓦件研究對建築考古的參考5個主要部分。

一、背景與研究目的

彭老師從傳統建築三段論入手,指出瓦礫堆積是在建築遺存考古的過程中常見的遺蹟現象,而考古學對瓦片的研究主要是以下三種形式:

1、瓦當類型學研究:一般挑選最好的標本——筒瓦前面有花紋、圖案、獸面等可以標識出時代的類型,通過類型學分析討論年代以及文化交流等問題。

2、制瓦技術研究:一般通過研究標本來討論當時瓦件製作的工藝、流程、燒造溫度、材料等。這方面研究日本學者尤其擅長,甚至通過瓦片的微痕分析可以認識當時制瓦的工具以及工藝之間細微的差別。這些大致對應《營造法式》中的“窯作”——即研究燒造瓦件的技術。

3、瓦件使用研究:彭老師的研究則關注“瓦作”的情況,即瓦在建築上如何使用,從而試圖推想建築形象和結構。這種研究要建立在對大量瓦件進行統計、整理、分析的基礎上,僅對有限的標本進行分析是不行的,這就要求在考古發掘時不能將瓦礫堆積當做“建築垃圾”處理,而必須全面提取信息。核桃園一號基址這一個案能夠進行,正是有賴領隊朱岩石老師在考古發掘過程中注意對瓦片遺存的發掘和收集。

二、基址發掘情況與瓦件整理流程

彭老師簡要介紹了曹魏鄴城以及位於鄴南城外核桃園建築的基本情況。

建築遺址實際上是南城的外端,中軸線以東位置。通過對核桃園建築基址羣的發掘與研究,確認核桃園一號建築基址是一座北齊時期的佛塔遺蹟,其形制與鄴城遺址之前發現的趙彭城北朝佛寺的佛塔形制非常接近。

塔基經過發掘發現爲方形塔基,邊長爲30米,四面踏道,塔基外鋪磚。不同之處在於鋪磚有兩圈,裏面一圈(如圖藍色區域)寬2.5米,鋪設兩層磚,下面是條磚,上面是方磚大,鋪地平整。鋪磚外圈(如圖黃色區域),寬度相同但是隻鋪設一層條磚,且向外微斜。且在鋪磚外圈等距離規律分佈青石礎(如圖紅色區域),間距3米左右。這分佈規律的青石礎以及兩層平鋪磚的功用是什麼?這些特殊的遺蹟現象在彭老師對瓦件進行系統研究後給出瞭解答,也是後面推想出的建築形象的關鍵。

他特別指出,這座佛塔歷史上僅存在了20、30年,因此出土材料時代和性質單純,這是能夠進行該研究的有利條件。根據探方看瓦件出土情況——僅存在於探方最外圍一圈,中間部分由於後期平整土地等原因,瓦片很少留存。因此,現存研究的瓦當材料僅僅是原來瓦很少量的一部分。

(核桃園一號建築基址平面圖,黃藍兩色指示兩種不同鋪磚位置及相關關係,紅色標識青石礎位置)

爲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佛塔建築,彭老師還通過一些北朝石窟、石槨、石室介紹北朝建築和屋頂的大概形象。從現有的考古資料可知,當時屋面已經基本定型。如: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中可知,屋面由板瓦、筒瓦鋪設而成。屋脊由瓦片疊上去,與後代砌築形式不同,因此也被稱爲“疊脊瓦”。屋脊和屋面相銜接之處用“當溝”填補,還有獸面、鴟尾等是起到裝飾作用,這不同功用的瓦片構建了屋面建築結構。這些圖像資料爲該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彭老師根據這些現有的瓦片材料開始進行瓦件整理工作:分探方按地層取件——分類——按前、後、中三部分區別分類——拼對——粘接晾乾——寫號排隊拍照——測量每一件瓦的厚、殘長、殘寬、曲面半徑等數據——裝框稱重,每塊瓦都有自己對應的一套測量數據,瓦件的主要堆積層4b層共整理了2萬8千5百多塊瓦,重量近10噸。

三、瓦件的種類、規格與用途

通過基礎整理,出土瓦件的種類包括筒瓦、壓光板瓦、布紋板瓦、當溝、獸面、鴟尾六類,彭明浩老師細緻介紹了整理後對不同瓦件獲得的認識。

1、筒瓦,有大小兩種規格,從瓦片的長度、曲率半徑、厚度等因素分析,大瓦是小瓦的1.5倍,其製作模數有統一的標準。且通過側邊刮削程度,判斷瓦片位置,是檐頭瓦或者普通瓦。

2、壓光板瓦,外形黑亮是其重要特色,前長後短像梯形,且材質堅硬。壓光板瓦分爲大小兩種規格,大瓦是小瓦的1.5倍。在板瓦前端有雙層波浪紋和單層波浪紋兩種方式,通過製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得知雙層波浪紋的板瓦爲特殊檐頭板瓦,單層波浪紋的板瓦只是普通板瓦,且雙層波浪紋板瓦的凸面距離板瓦前端4、5釐米處有紅彩,根據此細節可以判斷出板瓦探出檐口的長度,由此反映出當時屋頂製作小的細節方式。

3、板瓦,因其凹面有布紋,所以被稱作布紋板瓦。小布紋板瓦的寬度在10釐米左右,大瓦的寬度在15釐米左右,是由一塊完整的筒瓦切割而成,且表面有白灰,留有再加工的痕跡,通過觀察這些細節,再根據北朝屋頂的特點、宋代《營造法式》關於疊脊瓦製作方式的記載可以得知,此類布紋板瓦用來當做疊脊瓦,與第二類的壓光板瓦作用不同。

4、當溝,其外形識別度較高,規格較爲統一。

5、獸面,數量較少,也分爲大小兩種規格,外形差異較大。

6、鴟尾,殘片較少,高度30---40釐米左右,形制較小,但只有一種規格。

四、瓦件疊比關係與其反映的瓦件情況

彭明浩老師在瓦片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去分析和判斷這些材料是否可以反映此建築當時的情況。

首先,是對瓦件量比關係與其反映的瓦作數量的分析,在基礎工作部分對每個探方中瓦片的數量、鋪設面積、重量進行了統計測量,可以得知其存在較爲穩定的比例關係,由此可以推斷其在原始建築中的大致位置與比例關係。

(四種不同角度的瓦件存量關係測算圖式)

另外還可以發現大小瓦的比例關係也較爲一致,在建築的四角大瓦較少,小瓦的數量急劇增多,也說明大小瓦的分佈範圍也存在差別。在此基礎上進行反推建築搭接的比例關係,通過研究筒瓦與壓光板瓦的比例關係,可以推斷板瓦的搭接密度,得知小瓦的疊壓比例爲“壓三露七”,大瓦的疊壓比例爲“壓五露五”。在我國傳統的建築中,瓦的鋪設的密度代表了建築的等級,密度越高建築的等級越高。

通過普通瓦與檐頭瓦的比例可以測算出屋面的平均長度;

通過瓦件之間的尺度關係得知瓦壟的間距,在此座建築中,兩筒瓦之間的寬度爲一個筒瓦的寬度,在《營造法式》中對此種分壟原則也有記載,由此可以得知宋代記載的規則可以推到北朝,通過此類“實物”與文獻中的記載相結合,使其更具真實性與科學性;

通過壓光板瓦與布紋板瓦的比例也可以推斷屋頂疊脊的層數,大瓦的疊脊層數爲13,小瓦的疊脊層數爲3,且疊脊的數量與建築的等級也有關係,進一步可得知大瓦鋪設屋頂的等級要高於小瓦鋪設的屋頂。通過對基礎材料的層層分析,得出數據的校驗,大致可以對屋頂的形象進行復原。

五、瓦件研究對建築考古的參考

從實測數據的相互校驗,到最終建築形象的推想構建,這個案例是在實證的基礎上,進行踏實、嚴謹的推理,而非天馬行空的想象。

1、綜合上述分析,大小瓦在規格、板瓦搭接密度、疊脊層數都存在明顯差異,反映出大瓦屋面等級遠高於小瓦,且小瓦屋面很短。因此,大瓦用在中間大型佛塔建築上,小瓦是周邊這些附屬建築的遺存可能較爲合理。

(大小瓦屋面復原圖)

2、結合北朝壁畫的建築形象發現,在大型建築的周邊緊密的會分佈小小的圍牆。這種圍牆設置在深受中國建築影響的日本的現存寺院建築中還能看到。這也就解釋了最開始的疑問——兩層平鋪磚和規律分佈青石礎應該是佛塔外圈圍牆的遺存,當時人要進入圍牆內對佛塔進行週迴禮拜。根據塔基基址四角的空缺可以推斷四角沒有圍牆,是四個小型佛塔,形成“金剛寶座”式格局,對中間的大型佛塔起一個烘托效果。

根據這些認識,彭老師推理出核桃園一號佛塔基址建築的大致形象。他進一步通過分析北齊反對漢化強調胡化的傾向,而印度桑奇大塔即在塔周圍有圍牆,考慮到北齊的造像模仿印度造像風格,那麼建築也很可能對這種建築形式進行模仿,爲他的推想提供了更多參照。

(彭老師手繪核桃園一號建築鳥瞰示意圖)

正如彭老師所說,現階段通過對瓦片的整理能夠找尋當時建築一些線索,這些線索結合遺址情況、時代等更多信息,可能對當時的建築進行更多的推想。這不僅對建築史、建築考古研究有意義,也對考古發掘提出了要求。瓦片的整理和研究要基於田野考古工作獲取的材料和信息,如果在田野發掘過程中對待瓦礫堆積就像對待甲骨堆積一樣細緻,對出土的每一塊瓦片都能進行編號、定位,獲取更精確、豐富的信息,就會幫助未來的研究工作進行更深入的探討,甚至可能爲後期研究提供關鍵證據。通過這場報告,彭老師如偵探破案一般細緻、嚴謹的工作讓同學們深受啓發,如何將考古發掘做得更加科學細緻,不喪失有價值的信息是大家共同應該思考的問題。

點擊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