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看到的熊科動物,實際上是大自然殘酷競爭中的倖存者,它們的祖先是始新世時代(約距今5300萬年前~距今3650萬年前)開始出現的祖熊。大約在始新世末期的時候,祖熊分化出了兩個分支,其中一個分支逐漸繁衍成了今天的熊科動物,而另一個分支的名字叫犬熊(不是今天的狗熊),已經湮沒在了時光的塵埃之中。

五千萬年前熊族分化出兩個分支,一支是今天的熊,另一支叫犬熊

如果單純比較體型的話,始新世末期後出現的主流犬熊品種(犬熊的種類挺多,僅目前發現的品種就有七八種)大約相當於今天中等偏上的熊科動物。就目前發現的犬熊化石推測來看,成年以後的犬熊體重大約爲400斤~600斤。這個體型比之今天的黑熊、印度熊是要大出不少了,但是要對比今天的北極熊,或者是一些棕熊品種(如科迪亞克島棕熊、半島巨棕熊等)就要小得多了。

五千萬年前熊族分化出兩個分支,一支是今天的熊,另一支叫犬熊

但是犬熊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們擁有熊科動物的體重,但是體型卻有些像犬科動物(在此需要闢謠,犬科動物與熊科動物雖然同屬於食肉目、裂腳亞目以下,但是血緣關係很遠並不存在什麼關聯。許多人將熊類誤認爲屬於犬科是完全錯誤的)。

遠古時期的大多數犬熊品種尾巴都不算長(長吻犬熊的尾巴稍微長一些),但即便是不算尾巴,犬熊的平均體長也可以達到三米左右。甚至比今天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西伯利亞虎還要長上一些。

五千萬年前熊族分化出兩個分支,一支是今天的熊,另一支叫犬熊

也許是因爲身體過長的原因,所以犬熊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是遠遠不如今天的貓科動物的。即便是與後來出現的競爭者巴博劍齒虎等動物相比,犬熊的機動性和速度也頗爲不如。所以在捕獵的時候,犬熊一般會選擇伏擊的策略,正面硬扛或者是追擊獵物並不是犬熊的特長。

五千萬年前熊族分化出兩個分支,一支是今天的熊,另一支叫犬熊

饒是如此,在漸新世(約距今3400萬年前~距今2300萬年前)~中新世(約距今2300萬年前~距今533萬年前)這段漫長的時光裏,犬熊也屬於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亞歐、非洲和美洲幾乎都有犬熊活動的身影。只不過後來諸如劍齒虎之類的大型獵食者越來越多,犬熊這種動物才逐漸走向了衰落。

五千萬年前熊族分化出兩個分支,一支是今天的熊,另一支叫犬熊

在犬熊這一支逐漸衰落的過程中,另外一支祖熊的後代卻選擇了不斷提升自己的體型,甚至繁衍出了不少超大型的熊類。比如在更新世早期到中期(約距今200萬前~70萬年前)的南美洲,就進化出了一種身高超過四米,體重達三千五百斤以上的南美細齒巨熊。現代科學證明,這種巨熊與今天熊科動物中的眼鏡熊血緣關係就很近。

五千萬年前熊族分化出兩個分支,一支是今天的熊,另一支叫犬熊

面壁思過:

凡事就怕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犬熊的體型不算頂級,獵食能力也不算頂級,既無法成爲主動攻擊的強者,也無法成爲被動防禦的強者。所以在自然的選擇中,它們遭到了淘汰。

而同出一脈的熊科動物卻在不斷進化自己的體型,直至最後成爲真正的龐然大物。這樣雖然限制了它們的捕食能力,但是憑藉巨大的力量優勢卻也能完美地做好被動防禦。

地球上每年約有兩萬七千多個物種走向消亡,也許我們很難阻止這一切。但是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