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陽政事廉連問》震撼開播 引來百萬人觀看

點擊這裏回看節目

公開聽民聲,陽光問責任。8月29日下午,由中共德陽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辦,市紀委、市監察委員會、市委宣傳部、市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大型全媒體直播節目《德陽政事廉連問》正式開播。市委書記趙世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彬,市委副書記劉會英,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廳長級主任餘民現場觀摩首期節目。

問責不作爲,治理慢作爲,懲處亂作爲。《德陽政事廉連問》緊緊圍繞德陽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羣衆身邊的民生民利民情問題,直擊庸政懶政,劍指爲官不爲,通過曝光問題、現場質詢、羣衆評議等環節,讓有關負責人現場接受羣衆監督,以此推動全市幹部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提升工作質效,讓老百姓滿意。

當天的節目通過新華社現場雲、四川觀察、德陽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德陽廣播電臺FM959、德陽全媒體、德陽頭條微信公衆號、德陽應急視聽大屏等進行了同步直播,網絡直播觀看超過100萬人次,電視觀衆、廣播聽衆超過50萬人次。

首期《德陽政事廉連問》節目以“作風要紮實,執行要有力”爲主題,先後對中江縣倉山鎮個別村存在精準扶貧工作弄虛作假現象;什邡市一些重大項目推進不力;德陽城區三年拆不掉的違章建築;市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工作狀態差等四個方面問題進行了暗訪調查。“出現幹部代填扶貧明白卡問題,你應該負哪些責任?”“6.6個億的重大項目,怎麼說沒就沒了呢?”“一把鎖都開不了,怎麼去執法?”“這樣的工作狀態,能代表政府部門公務員的形象嗎?”在問政環節,主持人提問犀利,辣味十足,讓被問政單位如坐鍼氈,氣氛緊張。

在節目現場最前方,坐着整齊的百人考評團方陣,他們是來自隨機抽取的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機關幹部、工青團婦、社區羣衆、網友以及媒體的代表,負責對被問政單位的回答以及表態承諾,做出滿意或者不滿意的評判,超過60%的滿意率,才視爲合格。在被問政的四個問題中,有三個單位的答覆,現場的評審團並不“買賬”。各縣市、部門主要負責人在現場表態稱,將對相關問題立即進行整改,並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問責。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四川記者站站長朱興建、四川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胡業勳、德陽市律師協會副會長李軍、社會工作高級督導師楊婕四位點評嘉賓也在現場,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辛辣的點評,直擊要害,讓被問政單位紅臉出汗。

對於節目中曝光的問題,節目組還會繼續跟蹤回訪,以督促問題儘早整改。

現場問政結束後,市委書記趙世勇進行了點評。他指出,《德陽政事廉連問》的開播是貫徹落實市委八屆七次全會精神,構建大督查機制的重要舉措,也是發揮輿論監督的重要方式。通過媒體搭建平臺,讓黨員幹部與服務對象、專家嘉賓和媒體面對面,現場提問、現場回答、現場承諾,目的是構建一個媒體敢於監督、羣衆參與監督、幹部接受監督的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推動幹部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形成幹部要幹事、要實實在在幹事的良好氛圍。

趙世勇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高度重視這項活動,帶頭參加《德陽政事廉連問》的節目直播,主動接受問廉、問責、問政。針對存在的問題,要主動研究,切實整改,限期整改,真抓落實。新聞媒體要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羣衆關注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不僅要敢於問,還要敢於追蹤整改落實,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共同推動德陽高質量發展,爲我市建設全省經濟副中心城市提供良好的紀律保證和作風保障。

市領導馮發貴、羅文全、王華蓉、郭宏川、周新、王斐、成劍、劉龍春、楊慶龍、蒲正、雍興文、李成金、廖凱、吳玉華、李友成、侯富林、汪國華、張清良、毛德坤,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廖全軍,市人大常委會祕書長王有才,市政協祕書長張蜀現場觀摩節目。

《德陽政事廉連問》、《陽光問政》面向社會徵集有關幹部作風問題的線索,若您身邊有幹部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的現象,請及時撥打新聞熱線,我們將對徵集的問題線索進行調查採訪並定期播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