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有點冷,正如車市,遭遇了28年來首次負增長。

一年一度的盤點季來臨,隨着各大車廠相繼公佈年度銷售數據,乘聯會也發佈了中國車市的年度數據:2018年國產狹義乘用車(轎車+SUV+MPV)全年批發銷量2323.7萬臺,同比下跌4.0%,全年零售2235.1萬臺,同比下降5.8%。

在2018年“降”字這個大背景下,我們發現,國內車市的整體格局,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日系車正在奪回已經失去長達6年的市場份額。根據統計,2018年日系車的整體銷量鐵定突破470萬臺,市場份額也將超過20%——而日系車上一次市場份額達到這個水準,還是在2009年了。

日系車回來了,沉寂6年終爆發

下表中的數據,涵蓋了目前在華銷售的主要日系品牌,大家可以看到,除了馬自達,各個品牌都取得了或多或少的增長:廣汽豐田漲幅超30%,雷克薩斯漲幅超20%,廣汽三菱漲幅近20%……就連經受了召回影響的本田,也分別取得了5%和近1%的增幅。

數說車市格局|“貼身肉搏”德系,日系攜20%份額宣告迴歸

數說車市格局|“貼身肉搏”德系,日系攜20%份額宣告迴歸

(主要日系品牌近6年銷量走勢)

看到這一組組數字,彷彿中國乘用車市場下跌4%的數據是假的,但這就是事實,日系車正在一點點的追回2012年以來丟失的市場份額。初步統計顯示,日系車2018年的總銷量約470萬臺,市場份額約20.23%,這跟德系車全年約500萬臺的銷量差距已經非常小了,份額差距也只有約1.3個百分點。

數說車市格局|“貼身肉搏”德系,日系攜20%份額宣告迴歸

(2018年各國別車系市場份額圖)

2012年釣魚島事件後,日系車在華的份額曾一度跌至15.71%,德系車一舉實現彎道超車,並在2014年將雙方的份額差距擴大至4.29個百分點——要知道,在十年前,日系車可是領先對手7.14個百分點。

數說車市格局|“貼身肉搏”德系,日系攜20%份額宣告迴歸

從這個表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德系車這十年的份額幾乎是穩步提升。

數說車市格局|“貼身肉搏”德系,日系攜20%份額宣告迴歸

(中國乘用車市場各國別車系近十年市場份額曲線圖)

年輕化戰略讓日系重新崛起

近5年,中國車市掀起了年輕化風潮,無論日系、德系、美系或者韓系法系,包括自主品牌們,都把“年輕化路線”作爲立足當下鎖定未來的戰略重點,從結構性、體系性的層面,深度推行年輕化理念。

有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汽車市場80後、90後的購車比例,已經達到60%,而他們的消費方式和偏好,將檢驗車企的年輕化戰略到底有沒有“走心”。

不妨看一個例子:

從2013年開始,長安馬自達堅定地走“產品年輕化”路線,CX-5、昂克賽拉等新品均贏得年輕人羣好感,也贏得了連續4年的高速增長,年銷量從6萬多臺迅速翻到近20萬臺。同期,一汽馬自達自恃主力阿特茲在手,加上“堅守”老款馬6,結果年銷量從12萬臺一路跌至8萬餘臺,即便是2018年,其與長安馬自達的差距也超過50%。

再來看日系三大主力,豐田、本田與日產。

數說車市格局|“貼身肉搏”德系,日系攜20%份額宣告迴歸

(第七代天籟)

在2014年中國市場增速明顯下滑後,東風日產立刻發起了“YOUNG NISSAN”年輕化戰略,這讓東風日產成爲繼南北大衆、上汽通用、北京現代之後第5家躋身百萬規模的乘用車企,而且已經連續4年破百萬。且不說奪得轎車銷量榜冠軍的軒逸,就是2018年底新上市的第七代天籟,也深刻闡釋了這一戰略——徹底年輕化,正如東風日產現場禮品袋上的口號:TO YOUNG、BY YOUNG、OF YOUNG。

數說車市格局|“貼身肉搏”德系,日系攜20%份額宣告迴歸

(第十代思域)

同期,豐田和本田的年輕化戰略,也都體現得淋漓盡致,看兩個數據:卡羅拉全年37.7萬臺、思域全年21.6萬臺,這已經說明了一切,而這兩款車,也是年輕人心目中“兩塊田”最討喜的車型之一。相應的,豐田在華的整體銷量已經從2013年的90萬上升到2018年的147萬,本田在華銷量也從2013年的75萬近乎倍增至2018年的143萬。

數說車市格局|“貼身肉搏”德系,日系攜20%份額宣告迴歸

(2019款卡羅拉)

猜想:2019年日系翻盤德系?

日系能否在2019年翻盤德系?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只有1.3個百分點的差距,進一步膠着甚至逆轉都很正常。

指望德系自己陰溝裏翻船?那是不太現實的,縱觀這十年車市,除了DSG風波曾給德系造成的兩年份額下滑之外,其餘時間,德系車的表現就像航母一樣四平八穩。而且德系品牌這幾年在年輕化戰略方面也是步子不小,大衆自不必說,2015年就已經啓動以年輕化爲主導的戰略轉型,近兩年來,就連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等豪車品牌,也無不放下身段,改變慣有的穩重做派,從設計之初到營銷推廣都迎合80後90後們的消費偏好。

而且,2019年的車市行情會不會好轉,現在誰也無法樂觀,中汽協副祕書長兼後市場委員會理事長師建華就預測,2019年車市仍將低速運行,全年銷量或與2018年持平。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則表示,2019年我國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看來,國家又要救市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日系能否實現翻盤,未知性又增加了幾分,但此消彼長,車市徘徊不前的時刻,沒準恰好是實現超車的好機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