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曹縣農村種植有一種美味,根部強大,每年春天會發出新芽,種植一次可採收近20年的時間,它就是被稱爲“抗癌之王”的白蘆筍,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圖爲菜農採收的白蘆筍。

雖說白蘆筍種植一次能一直採收近20年的時間,但每年春天開始就要築近一米高的壟,採收期近三個月,採收完還要用抓鉤把築的壟重新平整好,冬季要把蘆筍棵收割掉,一年忙活近8個月的時間,不是親自種植很難體會到其中的辛苦。圖爲田裏太陽能的撲蟲工具,蘆筍需要細心照顧。

圖爲白蘆筍剛剛從土裏發出的新芽,需要馬上採摘,白蘆筍見到強光就會發紅、纖維化而老掉,影響口感和品質。很多菜農半夜就起來採收,一直到早晨9點多鐘,非常的辛苦。

山東曹縣種植白蘆筍的菜農採收白蘆筍,先用一個筒狀的專用工具把蘆筍一邊的泥土挖出來,這種工具有類似於洛陽鏟的功能。

然後用小鏟子往下挖20多公分的土坑,直到蘆筍的嫩莖全部露出,一根白蘆筍就採收好了,採收的活是最累的,一天採收兩次,彎着腰要幹近10個小時,很多菜農說比干泥瓦匠還累。

白蘆筍要天天採收,不管颳風下雨,一天不採收就長老了。圖爲菜農冒雨採收白蘆筍。

圖中大哥種植6畝半白蘆筍,已經種植4年的時間了,正值盛產期,一畝地能產三千斤左右的蘆筍,一般年景一畝地能收入7、8千元,全靠夫妻二人採收。圖爲大哥正冒雨採摘白蘆筍。

這位老伯種植有4畝白蘆筍,目前已經是第十二個年頭了,蘆筍豐產期一般是第4到10年,老伯說由於年年種植重茬的原因,一些白蘆筍有了病菌,很難再在原有的土地上種植了,這些白蘆筍雖產量已經不如前些年,但收益比種糧食好些,仍繼續種植着。

有些菜農還給白蘆筍覆蓋一層薄膜,以提高地溫,這樣白蘆筍能夠提前幾天採收,趕上個好價格,但也相應增加一些種植成本和勞動量。

圖爲剛種植的一年的蘆筍,一般第二年就能開始採收,但產量很少,基本賺不到錢,能掙夠肥料的費用就不錯了,等到了豐產期才能賺到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