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五月天的《人生无限公司》Live Tour是目前华语流行音乐史上制作水准最高、立意最完整的演唱会,且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用一场演唱会的容量来完成起承转合之叙事线条的演唱会(过去若干年可以匹敌的或许只有张悬《潮水箴言》等寥寥耳)。对于我而言,我会借助画面和镜头语言去探究五月天音乐制作部分的细节。

1,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3D》电影本质是一个粉丝向产品,你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演唱会的LIVE DVD在院线进行上映。但五月天也许是目前华人世界里面唯一一个,有底气把自己的演唱会DVD放到院线排片的音乐人。

2,五月天的《人生无限公司》Live Tour是目前华语流行音乐史上制作水准最高、立意最完整的演唱会,且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用一场演唱会的容量来完成起承转合之叙事线条的演唱会(过去若干年可以匹敌的或许只有张悬《潮水箴言》等寥寥耳)。电影虽有失真,且因为3小时被浓缩2/3后,节奏的加快使得观影的呼吸感稍有不足,但依然尽可能地再现了其歌以载道的本质。

(关于其叙事线,若不怕被剧透,可以参见我两年前写的这篇:人生无限公司面试指南。)

3,音乐部分绝对顶级。无论是压缩、EQ等都做得几近完美。因为本身是live record,所以其实要比《波西米亚狂想曲》听起来更具临场感(毕竟皇后当时的录音技术和现在不能相提并论)。环绕声设计很精巧,如后排的音箱会传来更多的观众的欢呼声等,指向性做得也很清楚。同时,阿信也在后期补了一些的vocal,其中不止一首歌较为明显是整首都是重新唱的(具体是哪x首大家可以自行发掘),这没有什么可指摘的,我是觉得五月天后期制作很屌就是了……混响平衡这些做的太棒了。

(番外篇:五月天的俾面派对,我推这三首 | 人生无限公司 Life Live 好友加班篇)

4,情感体验部分见仁见智,但《转眼》依然是很强。目测电影院里依然有不少人直接看哭。对于我而言,我会借助画面和镜头语言去探究五月天音乐制作部分的细节。比如《转眼》,我会留意到这个“自传最终章”编曲版本里,和原版CD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遍副歌,男主人翁时光倒流之时,镜头直接给到冠佑,然后冠佑忽然打了一个反拍——虽然鼓点+镲片非常密集,这个反拍不易察觉,但节奏型的变化给人一种追溯之意,串联起MV视讯整个画面。而在原版里面,这主要是用钢琴踏板去完成的。这个处理,我之前其实没有听出来,这一次感受到了,五月天如此优秀。以及其他的一些细节,比如《知足》最后双琴的solo部分,也可以直观看到怪兽和石头两人的把位落点等等,方便我这样的音盲。

5,Talking部分,五月天无愧于Talking天团;阿信无愧于Talking之王。很感人。尤其是对于小女孩的那一段,有女儿的爹更加觉得心有戚戚焉。

6,总之,如果你是一个五月天的歌迷,你要么是已经看完了,要么就是准备去二刷。如果你是一个音乐行业的从业者,或者是有志于未来投身音乐行业的年轻人,我都建议你去看一看,代表目前华语流行音乐最高水准的音乐制作物。

我觉得和演唱会不一样,

这部电影非常适合一个人看。

它是一封用情至深的书信,

寄送的地址是观者的内心,

收件者是每一个你。

不是「你们」,就是「你」而已。

五月天利用电影巧妙的直接和个体联系。

直击内心,用最私密的方式和观者对话。

在一般观众眼中,

它仍是一场演唱会的浓缩精华,

融合精心设计的串场影片和声光效果,

是一部非到剧院体验不可的另类爽片。

而对正在听/曾经听五月天的人来说,

每个人收到信的感受都不一样,

如此的独一无二而无法一言以蔽之。

它可以是过往荣光的纪念、

可以是练习说再见的温柔告别、

可以是陪伴听者毋忘初心的永远20岁。

好像,越来越能理解,

live音源为何会这样处理。

无数次的誊写,背后正代表著书写者的慎重。

有时候,

我觉得不是五月天的歌迷太过疯狂执著,

而是他们给的爱太过巨大,

让人情不自禁想要回应。

去收这封信吧。

相信你会爱不释手,一再的反复阅读它。

所以,一起去吧!

我们记录当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