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應觀俗名廟宮,又稱黃河龍王廟,是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爲治理黃河水患,祭祀河神,封賞歷代治河功臣,特下詔書修建的廟觀。道觀內現存殿宇100餘間,主要景點有山門、御碑亭、更衣殿、龍王殿、大王殿、禹王閣、風神殿、雨神殿,以及獨一無二的龍鳳圖、乾坤倒置的八卦定音鍾等。

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有着一座奇特的道觀,名叫嘉應觀。嘉應觀俗名廟宮,又稱黃河龍王廟,是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爲治理黃河水患,祭祀河神,封賞歷代治河功臣,特下詔書修建的廟觀。

焦作有座最像故宮的道觀,裏面竟然沒道士,幾大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嘉應觀不僅是現今黃河流域保存最爲完整、規模最大的河神廟,同時也是集宮、廟、衙署爲一體的清代建築羣。其建築風格與故宮十分相似,因此又被譽爲"河南小故宮"。門口的"敕建嘉應觀"的匾額,還是雍正帝的手書。

焦作有座最像故宮的道觀,裏面竟然沒道士,幾大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道觀內現存殿宇100餘間,主要景點有山門、御碑亭、更衣殿、龍王殿、大王殿、禹王閣、風神殿、雨神殿,以及獨一無二的龍鳳圖、乾坤倒置的八卦定音鍾等。很多地方都極有着獨特的韻味和讓人寶石不得其解的謎團。

先拿御碑亭來說,這個不大的亭子之所以這麼有名,並不是因爲其形似清代皇冠,而是亭內4米多高的御碑。碑面上的字都是雍正手書,下面還蓋有"雍正御筆之璽"方印,四周是各種龍形圖案作爲裝飾。

焦作有座最像故宮的道觀,裏面竟然沒道士,幾大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讓人不解的是,這座御碑是由銅麪包裹鐵胎。要知道銅和鐵的熔點、凝固點,乃至膨脹係數都大不相同,即使以現代化的工藝技術都做不到,那當時的能工巧匠又是運用了怎樣的技術呢?

焦作有座最像故宮的道觀,裏面竟然沒道士,幾大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黃河河神中大殿又名"金龍四大王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