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是一位優秀的現實主義小說家。有着很多的書迷。她的小說以女性爲視角,以她們的情感生活爲素材,展現了時代下女性的人世界觀和悲劇性故事。她無疑是十分優秀的,然而名家對她的評價也是有一定分歧。

作家白先勇:張愛玲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風格很有趣,像是繞過了五四時期的文學,直接從《紅樓夢》、《金瓶梅》那一脈下來的,張愛玲的小說語言更純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國傳統文化造詣其實很深。餘秋雨在《張愛玲之死》中所說:“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學並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着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永存。

在當時很多作家的作品是受戰爭和時代的影響很大的,然而張愛玲的作品受政治的影響比較小。她的作品一般從人性出發,即便作品總是偏向言情,卻在這言情之中闡釋深刻的道理。

正如當時獨具風韻的上海,她的作品也是獨具一格的。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張愛玲是將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感情寫得很深刻的爲數不多的作家。當然她的作品裏總是透着悲觀、落寞,難以圓滿,這或許與她的經歷有關。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感情何嘗不是如此呢!人世的美好在於它原本就是不美的。

儘管張愛玲十分優秀,但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她。比如作家楊絳。

我覺得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我的外甥女和張同是聖瑪利女校學生,我的外甥女說張愛玲死要出風頭,故意奇裝異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難看,一臉“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學都看不起她。我說句平心話,她的文筆不錯。但意境卑下。她筆下的女人,都是性飢渴者,你生活的時期和我不同,你未經日寇侵略的日子,在我,漢奸是敵人,對漢奸概不寬容。“大東亞共榮圈”中人,我們都看不入眼。夏至(志)清很看中張愛玲,但是他後來對錢鍾書說,在美初見張愛玲,嚇了一跳,她舉止不自然,貌又可怕。現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樣美了(從照片可證)。

這是楊絳對張愛玲的評價,她從外貌入手,又說張愛玲的作品意境卑下,筆下的女子都是性飢渴者,還評價了她和胡蘭成之間的戀情。我感覺這段話說楊絳人身攻擊不爲過,又嫌棄張愛玲筆下的女子,說的好像自己不食人間煙火一樣。楊絳也是個優秀的女人,但是這樣評價張愛玲未免有失風骨,甚至把自己的風度暴露無疑,難免不讓人想起女人之間的嫉妒。以張愛玲的才華受人嫉妒也並不爲過。而且張愛玲有一個很受人吐槽的地方,那就是和漢奸胡蘭成的戀情,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政治立場。但是,她和胡的戀情又何嘗不是給張愛玲帶來了痛苦?張愛玲又何嘗不是自知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