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

75歲的加德滿都大學教授曼先生Bhadra Man Tuladhar是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的校友,也是現任校董。

62年前,也就是1957年,周總理訪問尼泊爾期間參觀了阿南達學校,當時曼先生的父親作爲校方代表與周總理進行了交流,而曼先生本人也作爲學生代表參加了歡迎儀式並向周總理獻花。

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

校董曼先生Bhadra Man Tuladhar與周總理侄女周秉德合影

2019年1月4日,新年伊始,尼泊爾加德滿都世界著名文化遺產斯瓦揚布山上傳來尼泊爾和中國的國歌,尼泊爾歷史上第二個高中——阿南達庫迪學校舉行了受4.25地震損壞的悲憫樓重建奠基儀式。

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

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大門

在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重建奠基儀式上,曼先生又親手將當年父親與周總理的合影送給了周總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

曼先生說,悲憫樓的重建傳承了周恩來總理的精神,“我希望此次重建能爲學校的學生創造更好的未來。”

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

奠基儀式現場

尼泊爾前總理Jhanala Nath Khanal先生、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政務參贊楊時超先生、尼泊爾國會議員DIBYA MANI Rajbhandari先生、尼泊爾國會議員Jivan RamShakya先生、尼泊爾全國比丘協會主席Ven Maitri Mahasthavir、周恩來侄女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創始會長周秉德女士、理事長沈清先生率領的中國友好人士一行14人、中國扶貧基金會尼泊爾辦公室國家主任鄒志強女士、在尼中資企業代表等300多人,出席並共同見證了這一值得紀念的時刻。

此外因身體原因未能出席當天活動的尼泊爾副總統Nanda Bahadur Pun先生也專門致信發來祝賀。

這是繼中國NGO在尼泊爾地震後的聯合緊急救災救援行動及2018年7月中聯部王亞軍副部長、中促會朱銳祕書長率領26箇中國社會組織“走進尼泊爾”之後,中國NGO在尼泊爾的又一次聯合行動。

這是中國扶貧基金會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又一實踐,爲中尼兩國“民心相通”奏響了新的樂章!

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

出席奠基儀式的嘉賓合影(左一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沈清,左三尼泊爾國家前總理Jhanala Nath Khanal,左四周總理侄女周秉德,右三中國扶貧基金會尼泊爾辦公室國家主任鄒志強,右二尼泊爾社會福利部委員Hamal Raresh)

尼泊爾前總理Jhanala Nath Khanal先生,高度讚揚了中國人民在尼泊爾地震後對尼泊爾的大力援助和支持,感謝周總理的家人親自來尼泊爾進行災後援助工作,希望這座教學樓經過這次來自周總理家人及中國愛心人士、中國扶貧基金會的聯合援建,再次成爲學校學生重要的生活學習的場所,爲尼泊爾現代化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這是中尼友誼民心相通的新篇章。

周總理的家人,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沈清先生,感謝尼泊爾前總理親自到場見證及發言,感謝中國扶貧基金會尼泊爾辦公室前期認真細緻的學校調研和重建安勘測工作,希望通過學校的建設,培養更多的尼泊爾年輕有爲年輕人,加強中尼青年文化交流活動,重塑學校往日輝煌。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政務參贊楊時超先生代表大使感謝尼泊爾前總理的到來,感謝周總理侄女周秉德女士帶領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一行愛心人士不遠萬里,進行尼泊爾災後重建工作,是人民幫助人民的典範,這是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尼泊爾成立辦公室的第三所尼泊爾受災教學樓援建工作,希望在尼泊爾教育部,重災委員會的支持下,認真負責順利完成建設工作,成爲中尼友誼世代相傳的見證。

在場嘉賓共同展望“一帶一路”的美好未來,祝願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重建項目順利實施。期間,還由當地學生表演了中文歌曲合唱等活動。

因周恩來總理與阿南達庫迪學校結緣

阿南達庫迪學校(Andanda Kuti Vidya Peeth - AKVP)位於尼泊爾歷史悠久的猴廟山(Swoyambhu hill)的西側,建於1952年。1954年得到前國王特里布萬、時任總理的馬特里卡·普拉薩德·柯伊拉臘(Matrika Prasad Koirala)的大力支持。1957年1月26日,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的周恩來先生曾參觀這個學校,在學校留言簿上寫下:“我們很高興參觀了這所佛教學校,看到尼泊爾的年輕人在這所學校裏幸福地生活和學習。世界的未來和希望屬於年輕人。我們祝願尼泊爾青年健康、快樂、幸福!”

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

周恩來總理訪問阿南達庫迪學校歷史照片

在周恩來總理支持下,中國佛教協會爲阿南達庫迪學校援建了悲憫樓,該樓於1958年落成。這之後的半個多世紀來,悲憫樓一直是阿南達庫迪學校學生重要的學習生活場所。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災難性地震導致阿南達庫迪學校包括悲憫樓在內的幾乎所有建築均遭毀滅性破壞,學生無法正常上學。

在中國扶貧基金會尼泊爾辦公室倡導下,周恩來侄女周秉德及家人沈清先生積極響應,率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一行愛心團隊來尼支援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的重建。

2019年1月4日,下午2點,在尼泊爾傳統的Khada儀式後,尼泊爾前總理Jhanala Nath Khanal先生、中國駐尼大使館政務參贊楊時超先生,周總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共同爲悲憫樓奠基。

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

尼泊爾前總理Jhanala Nath Khanal先生、中國駐尼大使館政務參贊楊時超先生,周總理侄女周秉德女士共同爲悲憫樓奠基

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

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現況

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

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重建後效果圖

【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尼泊爾】

中國扶貧基金會從2015年尼泊爾“4•25”地震後第二天起,就在尼泊爾開展緊急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工作範圍覆蓋教育、衛生、社區發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中的三個領域、七個項目。

三年多來尼泊爾辦公室共募集資金物資1547多萬元,累計支出1288萬元,覆蓋尼泊爾20多個地區,約25萬人次受益,其中災後重建項目已投入643萬元,惠及約7萬人次。目前中國扶貧基金會已通過尼泊爾社會福利委員會審計評估工作,遞交了2019-2021尼泊爾社區發展規劃,將繼續投入1000萬元以上人民幣。阿南達•庫迪學校,將是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尼泊爾支援的第3所學校。

傳承周總理精神——尼泊爾阿南達庫迪學校悲憫樓災後重建奠基

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一行訪問參觀中國扶貧基金會尼泊爾辦公室周總理侄女周秉德女士題字並鼓勵大家,共同善行尼泊爾

2019年1月8日是周恩來總理逝世43週年紀念日。我們以悲憫樓的援建奠基活動,作爲對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紀念和追思,希望在中尼友好的“一帶一路”上,友誼長存!

希望中尼老一代領袖攜手支持的中尼青年友好的象徵——阿南達庫迪學校,中國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援建的悲憫樓,在中國多個NGO的共同努力和見證下重建昔日輝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