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到訪基金會。

偏遠山村孩子的早教路

上午9點,他和參與第三期“中國發展媒體研討沙龍”的記者們進行交流,又與基金會兒童發展中心同事進行了超過三小時的研討。

此次到訪基金會,赫克曼教授一直提到的就是基金會的“慧育中國”兒童早期養育試點項目。

“慧育中國”的英文名叫“China Reach”,主要做法是爲6-36個月的兒童家庭進行每週一次的入戶早期養育指導。

通過項目進行中一系列數據收集和研究,基金會企圖實驗出適宜中國農村的、能夠消除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模式。

以下是“慧育中國”成長故事中的一個片段。

“慧育中國”項目,涵蓋了基金會的信念、堅持、倡導和行動。

基金會爲什麼要關注兒童早期教育?“慧育中國”是如何從懵懂的想法,成長爲已在全國7個省份展開試點的實際行動?

希望你能從這個故事裏找到答案。

一塊磚頭,一根尼龍繩,一張炕。

“慧育中國”家訪員張靈娟入戶前,這就是皓皓的整個世界。

偏遠山村孩子的早教路

尼龍繩一頭繫着蓋房剩下的紅磚,另一頭綁在皓皓腳踝。剛滿16個月,皓皓已學會走路,大多數時候,他以尼龍繩爲半徑這裏摸摸那裏看看。

皓皓對人生的探索從探索這張牀開始——可惜除了被褥,這裏空無一物。

這裏是甘肅華池柔遠鎮轄下的一個偏遠村落,從鎮上到皓皓家要走11公里的盤山路,轉過15個彎。

這裏也是國家級重點貧困縣,皓皓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常年在外,只留下奶奶和太奶在家。

在牀上待久了,皓皓開始不耐煩。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叫嚷和哭鬧都沒有用——兩個年長女性還要負責地裏和家裏一大堆活。

皓皓哭鬧時,奶奶很可能在幾里外的地裏除草,太奶奶要麼在餵豬,要麼在砍柴燒火。

偏遠山村孩子的早教路

2017年,“慧育中國”兒童早期干預項目的家訪員張靈娟第一次進入皓皓家。此前,她已經在當地接受了多次培訓,並拿到了教材和指導手冊。

張靈娟拿到的教材中,有中國農村常見的小雞、羊羣、土屋和莊稼——這本教材來自千里之外的牙買加。

基金會團隊和牙買加“Reach Up”團隊合作,將其全套教材本土化。

Reach Up團隊核心成員、牙買加西印度羣島大學講師蘇珊.張(Susan Chang-lopez)注意到,牙買加版本中黑人小朋友,被基金會團隊細心的換成了亞洲人。

在2018年11月5-6日舉行的第六屆“反貧困與兒童早期發展國際研討會”上,基金會獨家專訪了蘇珊.張。

偏遠山村孩子的早教路

蘇珊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她就開始關注兒童早期發展。

她的第一個工作是家庭自然觀察研究,跟隨一個孩子四小時,用準備好的表格記錄孩子在這段時間內的所有活動:去了哪兒,做了什麼,跑和跳的頻率是多少……

這份工作讓大部分人無法理解:去和孩子們玩一玩、記下幾行筆記就是科研了?

轉機發生在2014年。

20多年的數據收集後,牙買加大學針對兒童早期發展效果測評的論文,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

蘇珊和她的同事們發現,對8-24個月齡兒童進行家訪干預的效果有了非常直觀的體現——這些兒童長到22歲時,其收入優於對照組中未經過干預的兒童。研究發現,他們擁有更好的能力、社交能力,也有更低的抑鬱傾向。

一石激起千波浪。

《科學》雜誌上這篇論文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同時,時代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曾經被認爲“不是科研”的兒童早期發展逐漸成爲顯學。

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機構開始從腦科學、心理學、經濟學、教育學等不同緯度,關注兒童早期發展。

這其中就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克曼。

2013年,基金戶正式開始籌備“營養包”+“早期養育”的綜合干預項目。2014年,基金會副祕書長方晉和項目主任劉蓓來到芝加哥大學,參加了赫克曼組織的兒童早期養育工作坊。

通過赫克曼的推薦,同年6月基金會團隊在英國倫敦見到了Reach Up項目負責人Sally Grantham-McGregor。

偏遠山村孩子的早教路

會上,基金會決定向中國引進牙買加家訪項目體系。“慧育中國”的雛形在這次會議上開始顯現。

有時候,皓皓大鬧時太奶奶恰好在院子裏掰苞米。

偏遠山村孩子的早教路

一旦太奶奶走到牀邊,皓皓會更瘋狂的叫鬧,他想問太奶奶爲什麼拴住自己。

但因爲很少和大人溝通,皓皓一直不會說話,口中只能發出更激烈的哭喊。太奶奶也想跟皓皓解釋父母的艱辛、自己的勞累,但目不識丁的她實在說不出口……

祖孫倆相顧無言。

在11月15日上午的演講中,赫克曼強調,“慧育中國”早期干預不光將影響這一代人,它還會爲下一代人技能的形成、培養打下很好的基礎。

皓皓一家的故事也發生在甘肅省甚至中國農村的許多地方。大批青壯年遠赴城市打工,在他們背後是操勞的老人、留守的兒童和缺失的家庭溫暖。

偏遠山村孩子的早教路

2015年7月,在“慧育中國”項目啓動實施前,蘇珊第一次來到華池,開展爲期十天的督導員培訓。此後督導員又培訓了家訪員。

2017年,數十名整裝待發的家訪員走進了山村,張靈娟作爲他們中的一位,邁入皓皓家門。

每週一次的固定家訪,她不僅帶來了玩具、兒歌、繪本,也給皓皓一家的生活帶來希望。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伸出來……眼睛在哪裏,眼睛在哪裏,小手指出來。對了!皓皓真棒!”

偏遠山村孩子的早教路

張靈娟的到來,讓兩米寬的炕頭“豐富”了起來。奶奶和太奶奶放下苞米,圍到皓皓牀邊,學着家訪員的樣子對皓皓說“真棒”。

在張靈娟的幫助下,奶奶和太奶奶第一次和皓皓有了衣食住行之外的溝通。

教孩子的同時也教家長,這就是赫克曼所說的、“慧育中國”項目的"優越性”。

“家訪員能夠在家訪的時候不光對兒童進行干預,還對兒童的監護人家長進行干預,這些項目都有成功的實證經驗證實有效性。”赫克曼說。

偏遠山村孩子的早教路

規定一小時的家訪時間,常常會持續兩到三個小時。除了通過遊戲爲給皓皓提升語言能力、精細動作,家訪也變成了這個三口之家的盛會。

皓皓被允許到處跑動,他搬出自己珍藏專屬“娟娟”的塑料椅子,讓張靈娟坐在上面不要起來。

爲鄉村的家長和孩子帶來希望,這是張靈娟心中“慧育中國”項目最大的價值。

趁皓皓午睡,張靈娟悄悄出門,結束家訪。摩托車在山路上轉過15個彎,眼前逐漸顯露城鎮的景象,但皓皓太奶奶說的話始終在張靈娟腦海中閃現:

“本來我們家是沒有希望的,但現在我希望能看着皓皓上小學、上中學、上高中,再上個大學,希望就有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