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明代張源所著的《茶錄》中就提到:“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後湯曰下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曰中投。先湯後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那麼三種投茶法有什麼不同呢?

上投法

“上投”指的是先在杯中注滿七分適溫的水,再進行投茶,要記住綠茶需要用85℃的水溫呵護哦,嫩度越好的綠茶所要求的水溫越低。上投法需靜待茶葉緩緩下沉,可以觀察到鮮嫩的芽葉在杯中舒展,欣賞其上下浮沉和遊動的“綠茶舞”。

上投法多適用於茶形細嫩的名優綠茶,一般具有全是芽頭或滿身披毫的特點,如特級碧螺春、雀舌、信陽毛尖等細嫩炒青,以及特級黃山毛峯等細嫩烘青。

中投法

“中投”指的是先在杯中注入三分適宜溫度的水,然後投茶,輕輕轉動杯中茶,以使茶葉浸潤,待其慢慢舒展,然後再注水至七分滿。中投法可以徹底降低水溫,避免茶的苦澀,而且茶葉在水中的浮動姿態也是最爲持久的。

適宜用中投法,如六安瓜片、雲霧茶、竹葉青茶等。

下投法

“下投”指的是先投入適量茶葉,再沿着杯壁注入適溫的水至七分滿,使用玻璃杯或瓷蓋碗都可以,徐徐搖動以使茶葉完全濡溼,靜待其自然舒展。

茶形較松或細嫩度較低的一般綠茶均適用此法。

無論使用哪一種投茶法,所沖泡的茶水都應在3至5分鐘內品完,或先將茶水倒至公道杯、品茗杯中,防止茶葉過度浸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