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他拍過這個世界最殘酷的一面,卻只愛拍普通人平靜的生活

他35歲獲得新聞界最高榮譽普利策獎,拍過戰爭、死亡、處刑、精神病人,他有能力拍任何世界上最殘酷的事物,卻只愛拍普通人平靜的生活。

“一張好的照片永遠是偷拍的照片。”

這是法國攝影大師雷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on)的名言。

作爲普利策(新聞界最高獎)獲獎者,也是一名瑪格南(世界知名紀實攝影圖片社)攝影師,現年76歲的德巴東是法國新紀實主義攝影的代表人物。

說他是法國國寶級攝影師,並不誇張。

而當這樣一位大師坐在我面前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現得卻像一個充滿童心的小孩子。時不時開幾個玩笑,別人還沒笑自己先笑個不停。

來上海的這幾天,德巴東總是穿着花襯衫,牽着妻子,拿着他的徠卡相機,無論在臺上還是臺下,都拍個不停。

並且如傳言所說,很愛偷拍(還被我抓到了!)。

就是這樣一位經歷過無數生死、看遍人間疾苦,又和藹隨性的老人,卻始終對攝影、對真相充滿敬畏和尊重。

他的 Facebook 上個人簡介寫着:“一個充滿懷疑的攝影師,任何事物都無法安慰他。

“我是那個時代的倖存者”

雷蒙·德巴東稱自己是一個時代的“倖存者”(surviver)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曾與他一起當戰地記者的同行們都已經死了。

乍得,1978

德巴東1942年7月6日出生於法國中部羅納省的一個小鎮,父母都是農民。

從小在農場長大的他,在攝影這件事上基本是自學成才。12歲開始在農場拍照,然後給一位開眼鏡店的攝影師當學徒。

1958年,帶着父親給他的二手相機,德巴東去到巴黎,成爲攝影師 Louis Foucherand 的助手。

1957年,15歲的德巴東的自拍

60年代早期,德巴東加入 Dalmas 圖片社,成爲攝影記者。他輾轉於阿爾及利亞、越南、比亞法拉、乍得等戰區,拍下了不少生死之間的照片。

越南,1972

巴基斯坦,1978

尼日利亞,1989

1966年,德巴東和朋友一起創建了 Gamma 圖片社,並去非洲待了很長一段時間。1975-1977年間,他在乍得拍下的一組照片,爲他贏得了新聞攝影師的最高榮譽——普利策新聞獎。

乍得,1979

乍得

在那期間,他經歷了人生中最矛盾的時刻——他拍了一個法國女性被非洲當地武裝綁架的短片,寄回法國向政府索要贖金。

自己是否在幫助恐怖分子助紂爲虐?幾經思考,他還是寄出了視頻,因爲他真正想幫助的是那名被綁架的人質。

乍得,1975

1978年,他離開Gamma,進入了大名鼎鼎的瑪格南圖片社(Magnum Photos)

這家由知名新聞攝影大師卡蒂埃·佈列松、羅伯特·卡帕、喬治·羅傑等人創立的純攝影師經紀公司,在紀實攝影領域有着相當的權威性,很多卓越的新聞攝影記者都是“瑪格南”的成員。

90年代他回到父母的農場,運用彩色照片拍攝法國鄉村景觀。1991年獲得了攝影藝術的至高榮譽“法國國家攝影大獎”。

他還報道過法國多起重要事件,拍過多屆奧運會,其中就有1972年的慕尼黑夏季奧運會。在那一屆奧運會上,11名參賽的以色列運動員及教練被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綁架殺害。

東京奧運會,1964

慕尼黑奧運會,1972

他也拍過不少明星、政要,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的官方照片就是他拍的。

弗朗索瓦·奧朗德,2012

約翰·肯尼迪和妻子傑奎琳,1961

理查德·尼克松,1968

Brigitte Bardot

除了攝影,德巴東還是一名紀錄片導演,從1974年至今,拍過40幾部紀錄片(包括短片)。用他妻子 Claudine Nougaret 的話來說,德巴東的右腦想的是拍照片,左腦則想着電影。

1981年拍攝的《新聞記者》(Reporters) 和1986年拍攝的《紐約,紐約》(New York, N.Y.) 分別獲得第7屆和第11屆的凱撒獎最佳短片紀錄片獎。

1995年,他以法國司法系統爲題材的紀錄片《公然犯罪》(Délits flagrants) 獲凱撒獎最佳紀錄片獎。2004年,《第十區法庭,審訊時刻》(The 10th District Court:Moments of Trials)獲得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提名。

《公然犯罪》

精神病人、農民、數學家——他們都是邊緣人

德巴東說,他可能是法國電影圈內唯一一個從農場長大的攝影師。

也是唯一一個從以前那種非常“真實”的環境轉變過來的人。

他以前拍過無數抓人眼球的頭條新聞,現在他的作品不再在報紙頭版發表,而是在博物館、藝術館裏展出。回到法國之後,德巴東花了十幾年,拍了很多關於法國人、建築、和風景的照片。

Raymond Depardon 1993

很多評論家說,這是他返璞歸真的過程。

雷巴東的妻子卻說,迴歸平凡,其實並不平凡。

他從小家庭環境幸福,卻在職業生涯早期就見過戰爭的殘酷,生命的掙扎,因此對社會邊緣人的生活一直很關注。1979年,他拍攝了一組意大利精神病院的照片,引起不小轟動。

此後幾十年裏,他更是拍攝了3部關於精神病人的紀錄片。去年名叫《12天》(12 jours)的電影,聚焦精神病方面的立法問題, 在此獲得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12天》

他深入到非常偏遠的山區,那裏沒有媒體、沒有電視、沒有現代化 ,卻讓他在那裏找到了最美的風景。

很多法國人質疑他“法國農民纔不是那樣的”,他都不予理會。拍農民的十年間,是他自己覺得作爲記者很光輝的時刻。

“我拍的照片,似乎大家都可以拍到,但從未有人去付諸實現。”

“照片不能改變世界,卻能展現真實”

雷巴東的作品主題往往都是人間疾苦,早期他拍過了很多外國的苦難,後來回到法國,他開始觀察自己的國家,關注法國人平凡的生活細節。

因爲“日常生活中的法國,很少得到重視,很少被拍攝記錄。”

2004年起,62歲的的雷蒙·德巴東開始了一個“瘋狂計劃”:獨自一人,扛着三腳架,帶着大畫幅相機,踏上旅拍法國的路程。

鄉村道路,加萊海峽省,北加萊海峽大區,2005

加萊,加萊海峽省,北加萊海峽大區,2005

尚帕尼奧勒,汝拉省,弗朗什―孔泰大區,2006

迪耶普,濱海塞納省,上諾曼底大區,2007

拍攝《法國》系列,德巴東使用了彩色照片,這在他以前的作品中並不多見。

對此他解釋說,使用什麼顏色,不光是因爲技術,更在於拍攝者的心態和經歷。黑白照片呈現出的效果,情緒更加強烈,甚至有一種憤怒的感覺。

而拍攝法國,他選擇最質樸、最尋常的場景。這些照片看上去都很平靜,也看不出技巧,卻莫名地讓人感覺到溫暖。

芒通,濱海阿爾卑斯省,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2008

以前的加油站,昂蒂布,濱海阿爾卑斯省,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2010

其實,早在90年代,他就已經開始爲拍攝法國做準備——

我在經歷好長一段生活周折之後,重新觀看原來拍攝的一些照片,在父母的農場裏,以及我青春期的照片,那時我更希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當我真正意識到這個農場的價值時,一切早已消失了。我不希望去做什麼思鄉的頌歌,只是想以此來思考時間在攝影中的重大意義。

安納西湖,塔盧瓦爾,上薩瓦省,羅納―阿爾卑斯大區,2009

也許是因爲新聞記者的經歷,也許是受到美國新紀實主義攝影流派影響,德巴東鏡頭下的畫面總是冷靜而疏離的。

他總是試圖原汁原味的拍攝,這種被他稱爲“粗糙”的方式,儘量把自己“像一個隱形的衣架”一樣隱藏起來。所以他總是正面取景,不讓自己的感情影響真相。

德國,西柏林,1962

他相信“照片不能改變世界,卻能展現真實”。但另一方面,他又覺得攝影師永遠無法探知真實。

他引用了一個法國數學家的說法:真實是能夠想象到的所有可能的集合。

他的 Facebook 上個人簡介寫着:“一個充滿懷疑的攝影師,任何事物都無法安慰他。”

雷巴東與妻子在戛納

可以說,懷疑是德巴東創造的驅動力。他永遠無法停止懷疑,特別是戰地記者的經歷,讓他對命運十分敬畏,也認爲一個攝影師是永遠無法得到安慰的。

因此雖然他經常說“我有能力拍攝任何世界上最殘酷的事物”,但他的鏡頭傳遞出的往往是一種平靜的溫度。

Raymond Depardon,1957

32年前,德巴東因爲拍一個雪鐵龍的廣告來過中國,還去了長城。

中國,北京,1985

而前兩天,“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陌生風景”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雷蒙·德巴東也帶着他的作品來到了上海。

《陌生風景》是法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在中國地區的首次大型展覽,除了雷蒙·德巴東,還有來自蔡國強、黃永砯、Mœbius、森山大道、以及 Chéri Samba 等逾三十多位藝術家,近100件/組標誌性藝術品。

蔡國強《白聲》

展覽現場雷蒙·德巴東作品

於此同時,法國著名當代藝術家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在中國的首個個展《憶所》也將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這兩個展覽作爲今年“中法文化之春”的開幕活動,都是在當代藝術領域非常出色(且價格良心)的展覽,強烈推薦!

--展訊 --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陌生風景

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 A Beautiful Elsewhere

時間:2018年4月25日-7月29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5樓及7樓展廳

地址:上海市花園港路200號

票價:60元 (PSA同期兩展聯票80元)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憶所

Christian Boltanski:Storage Memory

展期:2018年4月25日-7月8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1樓、2樓展廳及煙囪

地址:上海市花園港路200號

主辦: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票價:60元(PSA同期兩展聯票80元)

- End -

轉載請至後臺留言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

作者 _ 阿作 | 部分圖片由PSA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