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產婦出院後,因爲暫時排尿功能的障礙,膀胱內的部分或全部尿液無法順利排出。這是產婦產褥期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產婦通常感到疼痛異常,嚴重者容易併發膀胱破裂、尿路感染等併發症。中醫稱之爲“尿路感染”或“產後排尿不利”。通常發生在剖宮產產後一到三天,在剖宮產術後拔管,初產一到三天更爲常見,尤其是剖宮產和行會陰切開術的患者。

在妊娠晚期,因爲子宮的牽拉和胎兒頭部的壓縮,膀胱壁的平滑肌減少,彈性暫時降低。導致產後尿瀦留的原因還包括分娩後產婦的膀胱和尿道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損傷,這些原因都有可能導致病情的發生。

正常產婦在產後四到六小時內可自動排尿。生產之後八小時無法自主排尿(除無尿外),應該診斷爲尿瀦留。如果患者能夠排出尿的一部分被稱爲部分尿瀦留。患者感覺膀胱脹滿,下腹不適,極度痛苦,疼痛異常。由於充盈膀胱影響子宮收縮,一些患者會有陰道出血較多,嚴重的患者會失血休克。

在分娩前和分娩期間,應避免膀胱過度充盈和過度擴張,積極處理,避免長時間的分娩過程,降低胎頭對膀胱的壓力,及早發現並及時剖宮產。縫合時縫合的緊度應適當,縫合不要太緊,以減少傷口疼痛。剖腹產應多次使用止痛藥。產後2h應鼓勵和幫助產婦起牀和小便。允許患者產後一小時左右攝入五百到八百毫升水,在短時間內填塞膀胱,產生強烈刺激和排尿反射,引發尿意,二到三小時可自動排尿,因此每三到四小時排尿一次,二十四小時膀胱功能可恢復,無尿瀦留。

在飲食方面,蘿蔔燉鯽魚湯具有促進排尿、蘿蔔利尿、鯽魚促進泌乳的作用,產後可常規食用。尿瀦留患者不首先考慮導尿。他們應該儘量排尿,並使用物理和藥理學方法。

一、熱敷

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壓迫下腹部和尿道口,同時按摩,每日三次,每次十五到三十分鐘。

二、刺激病人產生尿液

促使病人能夠自動排尿的方法包括通過其他人的排尿、噴濺聲以及抽水馬桶來刺激患者產生尿液。

三、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g,每日1~3次,促進膀胱平滑肌功能恢復。

四、鍼灸推拿

1、推拿利尿點:按摩臍與恥骨聯合之間的利尿穴,在該按壓點按壓並且不連續的沿着恥骨聯合方向向下推,按逆時針方向,先輕後重,每天三到四次,每次十到十五分鐘。

2、新針:氣海透曲骨,三陰交透懸鐘。

3、針穴位或穴位封閉:配穴是氣海、關元,主穴是陰陵泉、三陰交。

4、耳針:膀胱穴。

五、中醫藥治療

其原理爲溫陽補腎,方用桂枝八味湯加減,熟附子十二克,桂心1.5克,山萸肉十二克,淮山藥十八克,熟地十二克,茯苓十八克,澤漆十二克,丹皮五克。氣虛者加黨蔘三十克,黃芪十五克。民間方:蠶蛻二十到三十克,加水五百到六百毫升煎服,每天一到三次,效果很好。

六、導尿術

如果上述方法仍然無效,則應導尿,第一導尿一千到一千五百毫升,留置導尿管,每三到四小時開放一次,二十四到七十二小時,一般能夠自動排尿,同時應該防止感染。

無論如何,都要積極採取措施進行治療,同時相信大家都能度過艱難的時光,迎來新的生活。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並關注【醫聯媒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