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農曆的4月下旬,很快就要到麥收季節了。農民這個時候也都開始在田間忙碌,爲麥收做準備。收麥子是很高興的事情,畢竟這東西能夠換錢,但是讓農民發愁的卻是麥收之後秸稈的處理問題。麥子還沒有開始收,各個村裏都拉起了禁止焚燒秸稈的宣傳條幅,目的就是爲了禁止農民焚燒秸稈。

然而大家似乎對此不以爲意,該燒還是燒,白天的時候有人查,他們就選擇晚上燒。在焚燒秸稈的處罰這方面,力度還是比較大的,輕者罰款,重者可能要拘留。但是儘管如此,農民還是要燒,並不是說農民非得燒,而是真的有難處,下面這2點可以很好的說明。

1、秸稈還田費時費力

雖然秸稈還田不會污染環境,可這卻是一個費時費力的活。當下農村的年輕人基本上都在城裏打工,留在農村老家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的能力有限,能夠把麥子收回來已經很不容易,根本沒有時間再去管這些不值錢的秸稈。再說麥子收完了之後,就得準備下一季的播種,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回收秸稈。最好的辦法就是放一把火燒掉,方便又省事,也不用浪費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

2、秸稈回收的成本高

現在國家提倡秸稈回收,回收的方式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將其還田,用粉碎機把秸稈打碎,然後再用旋耕機翻到地裏去,第二個就是將秸稈打包賣給有需要的人。這兩種方法看起來都很不錯,可是卻會在無形之中增加農民的經濟負擔。因爲這是農民自己無法完成的,必須要請人幫忙纔行,一畝地至少也得五六十塊。這方面政府是有補貼的,只不過補貼的標準很低,一畝地也就是二三十塊錢。農民本來種小麥的收入就很低,要是再多上這五六十塊錢的成本,那基本上就不賺錢了。

現在各地的政府都在做禁止焚燒秸稈的宣傳,並且鼓勵農民秸稈還田。這政策看上去確實是很不錯,可是農民所面臨的這兩大現實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這會在無形之中增加農民的負擔。也正是因爲如此,農民纔會想要“頂風作案”, 趁着夜深人靜的時候放一把火燒秸稈。國家若想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就要先將農民的負擔減輕,讓農民能夠體會到秸稈還田所帶來的真正好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