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2016年1月1日,正值假期,我们一行六人踏上了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尼雅遗址,此行有户外经验丰富的狼牙带队,他曾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新疆知名的户外领队,一切行程都是他来安排的,除他之外,我们全是第一次进入沙漠进行探险活动。

乘坐一辆商务车,我们从轮台至民丰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向南出发,行至精绝国遗址西面,将车辆停在一个安全地带,我们便整装待发,大约有30公里的沙漠路程,穿越时间预定三天,每人负重至少在三十公斤。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确切地说,尼雅遗址,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民丰县喀巴阿斯卡村以北的沙漠中,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纪,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经此向北延伸,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繁荣的绿洲。

1700年以来,由于气候和地质的变迁,河床退缩,这里已经退化成为典型的流动沙丘地貌。百年之前,谈到在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曾存在着这样一片古文明,实属不可思议之事。但百年来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这个“东方庞培城”的存在是铁的事实,留给人们的将仅仅是对于这个事实的来影去踪的考证。

据专家分析,尼雅文明的消亡极可能不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异,而是由于军事、社会或其他突变因素引发的结果。这个神奇的遗址为人类留下了千古之迷。这座古城1901年由英国人斯坦因首次发现,被确定为西汉时期精绝国的遗址。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东西交通要塞,沿古尼雅河道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分布范围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7公里,其间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冶铸遗址、陶窑、墓葬、果园、水渠、涝坝等各种遗迹约百余处,是新疆古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且保存状况良好又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大型遗址之一。

尼雅遗址的前身是古精绝国,位于民丰县北约150公里处的沙漠中,周围都是起伏的沙山。已发掘出来的部分建筑保存完好,尼雅遗址规模宏大,珍贵文物众多,所代表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可作为古丝绸之路文明兴衰的典型代表。遗址中心标识物是一座佛塔,塔周围流散分布着组成的聚落、冶作坊遗址群、墓葬等。该遗址是塔克拉玛干现存最大的遗址群,它对汉晋时期丝路南道邦国以及丝路的人文地理变迁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1996年国务院公布将尼雅遗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人们把它称为“东方庞贝”、“古代梦幻都市”、“本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随着近几年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和考古发掘,封尘的尼雅遗址兴衰之谜将逐步被打开,丰富人们对于西域文明和丝绸之路的认识和了解。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在沙漠里探险,最佳的时间就是冬季。因为这个季节,沙漠里不会刮风,气温也比较低,那么选择春,夏,秋都不适合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避开春秋肆虐的风季和夏季当头的骄阳,选择合适的季节进入,合理规避风险,所以说冬季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安全的。

一脚踏进沙漠,顿时感觉到双腿陷进了沙子,背上负重的行囊感到异常沉重,眼前滔滔的沙海一望无际,站在这里,人显得多么渺小,就像一棵小草那么微不足道。

看着不远的低矮沙丘,当走近后发现,又觉得高不可攀,艰难地跋涉到沙丘顶上,累得气喘吁吁,仿佛走了几公里的路程。穿越沙漠,是最考验体力和毅力的时刻。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狼牙告诉我们,爬沙丘要斜着往上走,沙子容易下滑,前脚踩实后,再迈后脚,不然身体就会失去平衡,加上背负的重装,会导致摔倒,或走起路来十分困难。

久居绿洲上的都市,我们这些探险者,厌倦了城市里的钢筋水泥,便勇敢地踏出自己的双脚,循着古丝绸之路是哪个的驿道,渐行渐远,就让我们相约在追寻失落文明的行程之中。

驴友小克,是我们同行多年的户外朋友,他能在我们最疲惫的时候,跳起自创的舞蹈,逗得我们开怀大笑。他说,尽管体力会透支,但精神上却是愉悦的,在探险户外的道路上,我们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沙梁上,那抹艳丽的霜花,在一望无垠的沙海中如此醒目,如同挂霜的红柳展示着生命的坚强。寒冷的天气里,沙漠腹地的植物,不会畏惧恶劣的自然条件,它们用倔强的生命向大自然环境宣言,展示着生命的张力。

人生如同我们前行的脚步,在死亡之海的沙山上充满着未知。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行走在沙漠,天空显得苍茫而遥远,大地更加辽远而空旷,四周寂静得可怕,如果辨不清方向,就很容易迷失在沙漠腹地。作为女驴友云烟,她说真的不敢相信,自己能有勇气走进这如海的沙漠,要是没狼牙领队,估计就会走不出这片死亡之海。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喜欢探索求知的驴友们,却无惧这来自于死亡之海的威协,尽管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脚步依然显得坦然而坚定。汗水浸透了背上的衣服,却挡不住我们向极限挑战的毅力和勇气。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沙漠中,到处是枯死的胡杨,但在斜阳映照下的沙海上,小栖的驴友们,时刻不忘用相机或手机,与昭示生命的枯杨进行永久地合影留念。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那偶尔的回眸,在阳天白雪、沙州瀚海的时光空间中定格 。

这次探寻尼雅遗址,让我们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渺小,曾经的文明古国,如今却被沙海覆盖,被时光掩埋,并和沙海融为一体,成为历史的遗憾与悲哀。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匆匆告别这座遗址,回望苍茫沙海,那些遗失的生命,被阳光过滤成一粒尘埃。还有那些散落在沙漠上的胡杨躯干,千百年来,见证着曾经的尼雅历史。

一路劳累奔波,我们重负着所有希望的背囊,亦不忘在行走的间隙来些稍许的自恋。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爱好探险的人儿如南归的大雁,当我们卸去些重负,遥望来时的路,坚定而快乐地行走在回程的途中,顿感步履轻盈,心情格外舒畅。

三天时间,来回六十多公里的路程,虽然走得不算很快,但却感受到了沙漠中前行的艰辛,走到最后,沉重的双腿已感觉麻木,体力严重透支,仅凭着精神和毅力,圆满完成了尼雅遗址的穿越。

尼雅遗址,曾经的精绝古国,我们还会再见!

探玩之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追寻失落的尼雅文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