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教育”(ID:jiemianedu)出品 作者| 黎文婕 戴夢馨

2019年1月6日早上6點,面對手機界面上滿屏的問號,早已身經百戰的畫室老師唐藝(化名)也跟着學生一起慌了神。

6個小時之前,唐藝在學生羣裏反覆叮囑,“報考西美和天美的,明早6點開通報名通道,大家記得提前1小時打開軟件做好準備。”然而一覺醒來,“藝術升”網站與客戶端——包括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和西安美院在內的八大美院唯一報名平臺出現故障,系統崩潰。

面對報考系統亂碼、封禁賬號和反覆閃退等種種問題,與唐藝一樣焦慮的是全國70萬名藝考生。

2018年1月7日,數名藝考生通過微博發佈藝考報考問題,迅速引發熱議,“藝術升”與高校合作報名的形式也受到質疑。

有學生家長給唐藝發來消息,“這可是和高考一樣重要的考試,怎麼如此兒戲?”

藝考報名成“鬧劇”,付費加急仍難成功

“看着不知道第多少次出現的‘系統繁忙’,我感覺快要窒息。”復讀生周洲(化名)在報考前就將報名流程熟記於心,早上6點天津美院開始報名,她5點半就做好了準備,反覆叮囑自己,“報名成功後需要在半小時內儘快支付,不然需要重新報名。”

但是直到中午12點,她還沒能順利進入報名界面,她的同學們也幾乎無人報名成功,“報考羣全都在討論,垃圾系統崩潰了,別說考不考得上了,能不能報上名都是問題。”

直至凌晨1點,周洲才報名成功,“那一刻,甚至感覺已經沒有力氣參加考試了。”

周洲告訴界面新聞,此前,“藝考升”的工作人員曾到周洲所在的畫室進行宣傳,表明該軟件是“八大美院的唯一報名平臺”,並且推薦了軟件內的VIP服務,即價值598元的錄取概率(組合套餐)。出於“買了可能更保險”的想法,周洲也購買了這項服務,除此之外,周洲在報考時還支付了50元錢購買肖像信息加急審覈,“雖說是加急,然而購買之後界面依然是不停崩潰”。

“APP主創到畫室演講時曾表示,光靠賣卡就能年收幾個億。”有藝考生表示,“在宣傳的過程中,他們表示一旦購買了VIP卡,軟件內所有服務均不用再次繳費。”

除了VIP卡和50元的加急審覈服務,軟件內還有報考指南等多處需要付費的服務。界面新聞粗略計算,如果購買包含VIP卡在內的所有服務,一名藝考生在報名過程中就需要支付近700餘元。

“我們是2019屆的美術藝考生,今年正好遇上藝術考生改革,明年就正式改革,取消綜合類大學的校考了。正值重要關頭,一個名爲‘藝術升’的APP壟斷了藝術升十幾所院校的報考通道,然而此APP卻不作爲,(讓)全國數十萬藝考生擠他們的土豆服務器。”一名藝考生髮布此條微博後,質疑聲起,衆多家長、學生與老師擔憂,“這麼多所院校將報名服務交給第三方商業機構,難道不是拿學生們的命運做實驗?”

報名App歸屬商業機構,付費增值服務成盈利點

根據應用商店的信息標註,學生們報考使用的“藝術升”App開發商爲杭州亦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亦閒科技)。表明身份爲該公司副總經理的李姓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亦閒科技從2005年起向藝術院校提供報考技術服務。

考試報名在線肖像確認是亦閒科技的主營業務。李經理對界面新聞記者解釋稱,此前的美術考試爲了防止替考,要求學生到學校現場填寫登記表、攜帶個人照片,由老師人工比對,這導致美術考試報名時總會排起長隊。因此,多所美術學院開始採購技術服務,將身份確認環節挪到網上。

中國美術學院是亦閒科技的第一所合作學校。2015年,亦閒科技推出“藝考升”官網及App,之後更名爲“藝術升”。李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建立藝術升的原因之一是技術能力有限,工程師數量不足,無法爲分佈地區不同、考試時間極爲接近的多所院校同時提供學校局域網內的報名服務。“藝考升”App的在線肖像確認業務就是將考生的身份信息提供給多所院校用於報名。

目前,亦閒科技向超過20所學校提供報考技術服務,除了此次引發關注的美術學院,還包括吉林藝術學院等5座藝術院校。此外,浙江省考生報考外省藝術院校時,必須在杭州師範大學、浙江理工大學考點報名考試,這兩個考點的報考技術服務全部由亦閒科技負責。

作爲一傢俬營企業,亦閒科技已經成爲多所著名藝術院校全國考試報名的唯一渠道,甚至被考生認爲“壟斷”了報名,它獲得資格的原因備受關注。

對此,中央美院和天津美院的招生辦工作人員均表示,“的確與‘藝術升’存在合作關係。”但問及具體的合作緣由與合約細則,中央美院招生辦的工作人員稱,“並不知情。”

李經理回應界面新聞記者說:“學校選擇我們是看重我的服務能力,我們和所有學校的合作都是走招投標,都是公開、正規、有合同的合作。”

魯迅美術學院在2018年12月24日公佈的《魯迅美術學院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報名、評卷、錄取服務等購置成交公示》顯示,該校向亦閒科技採購藝術類本科招生網上報名軟件服務購置,成交價爲1.50 元/次,金額共計1.5萬元。

然而,學校採購的價格遠遠無法覆蓋招生系統的成本。根據李經理提供的信息,單所學校採購招生報名服務的價格在2萬元左右,而報名系統每年運營成本爲2000萬元以上。

因此,向考生售賣附加服務成爲亦閒科技維繫運營的手段,收費項目包括肖像採集費、審覈加急費、報考諮詢、留學諮詢等。李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藝術升主要的收入來源是肖像信息採集和加急費用,爲亦閒科技貢獻了一半以上的營收。

收費服務成爲報考中備受爭議的焦點。多名購買增值服務的考生反映,即使購買加急服務以及售價598元的VIP服務卡後,仍然無法報名。知乎用戶“Vitech”發現,藝術升網站的源碼中隱藏一個“超級密碼報考確認框”,疑似存在單獨收費的特殊報考渠道。

對此,李經理向界面新聞記者回應稱:“加急的不是報名環節,是肖像信息審覈的過程從7到10天加急到一天左右。”他強調無論是審覈加急還是VIP服務,都不包含報名加急。而對於網站源碼,李經理表示並不清楚,否認存在任何收費加急的報名渠道。

專家:公共服務不應成商業機構“唐僧肉”

無論藝考報名是否存在隱藏收費,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亦閒科技負責的2019年藝考報名系統爆發嚴重問題。在1月7日的回應中,藝術升向考生道歉,表示公司服務器響應能力嚴重不足,已增調150臺服務器。

“我們預判失誤了,這次主要是因爲校考政策變化,學生們不知道還有沒有校考,就都去搶已經出招生簡章的幾大美院考位。“李經理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美術校考政策變化源自2018年12月29日公佈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根據這份文件,除經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外,2019年高校美術學類和設計學類專業一般不組織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級統考成績,不再組織校考。

這意味着報考綜合性大學美術類專業的考生,無法確定2019年是否還存在校考環節。李經理認爲,這導致原本不算熱門的八大美術學院校考報名熱度激增,“去年報名時每秒最大併發連接數爲8000,而今年最高達到了34萬。”

1月7日,教育部通過官方微博表示,已指導和督促有關高校通過增加報名渠道、延長報名時間、增加考點等措施,確保有意願參加校考的考生都能報名並參加考試。李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對於考生、家長集中反映的部分考點報滿問題,公司正在聯繫高校,而部分高校已經發布公告開始增設考點。

天津美術學院在官網發佈公告稱,將增加成都考點考場容量。魯迅美術學院則宣佈增設徐州考點,桂林、杭州和鄭州考點增加考位,河南考生可到外省考點報考,而以上考點的報名方式依然僅有“藝術升”網站。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爲,“這些高校官網本來有報名通道,但點擊進入後都跳轉到‘藝考升’網站,此舉表明學校支持這一平臺的堅定態度。對於該網站出現的報名擁堵,疑似收取加急費等問題,相關高校必須做出解釋。”

在熊丙奇看來,高校可以購買第三方服務,但必須意識到如果提供報名服務的是商業機構,就可能有利益衝突和利益輸送問題。把藝考報名變成一門生意,帶來報名網站渠道不暢通、學生信息不安全,機構用報名系統牟利等問題。這既影響公共服務的質量,也將敗壞學校的形象:學校是不是自己也把藝考作爲生意?

“目前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學生和家長可以消除報不上名的擔憂。但是有關高校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利用第三方平臺進行考試報名。”熊丙奇告訴界面新聞,在一個統一的網站(或APP)上報名參加藝術專業校考本是便民之舉,也有利於各高校共享信息。但鑑於公共服務的屬性,提供報名服務的網站(APP)除了要保障渠道通暢、考生信息安全之外,還必須堅持公益屬性。假如提供報名服務的網站(APP)經營方屬於營利性,就可能出現侵犯公共利益的問題。

熊丙奇建議,校考的報名體系既可由高校委託專門機構開發,由學校擔任負責主體;也可由多所高校聯合委託第三方機構,開發、維護費用應由高校承擔,要求機構在運行時必須堅持公益性,不能有其他商業行爲。

將商業屬性約束在公共服務之外,不讓營利機構盯上學生這塊“唐僧肉”,或許纔是避免亂象更爲合理的做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