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餓死不喫抱窩雞”,後半句少有人知,說的在不在理?

在我國農村地區現在仍流行一些十分有意思的俗語故事,它們是我們老祖宗根據其生活經驗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總結出的道理。不過,有很多人在提到俗語的時候,覺得它很低俗,帶有着迷信的色彩,作爲接受着新思想的新一代是不屑於此的。

這樣的想法無疑是不夠客觀的,並不是所有的俗語都只是落後的、沒有道理的,也有很多俗語蘊含着我們先輩老祖們智慧的結晶,時至今日仍然熠熠生輝,給我們很多人生的啓迪。筆者今天要爲各位介紹的也是一句俗語,“餓死不喫抱窩雞”,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沒有道理吧。

農村俗語:“餓死不喫抱窩雞”,後半句少有人知,說的在不在理?

抱窩雞,指的就是孵化小雞的母雞。在過去,大多數農村地區的人們在自己的家中會養一些雞,當然了,人們養它並不僅僅爲了喫,而是爲了下蛋用的,有的時候爲了擴大養殖範圍還會孵化小雞。因爲過去的人們除了那些統治階級的一般都很貧窮,養雞下蛋所能帶來的效益要遠遠超過養一隻雞。

農村俗語:“餓死不喫抱窩雞”,後半句少有人知,說的在不在理?

在農村那些抱窩雞叫的話,就代表着它是想要孵化小雞了,所以纔會整天叫,有的老一輩說這是這雞的母愛來了。當然了我們也知道這樣的行爲不過就是正常的生理反應。而這個時候的雞是不能喫的,因爲它是要孵化小雞的,能給這個家庭帶來很大的效益,也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而且有很多老人說這個時候喫抱窩雞的話,會上火。喫抱窩雞上火很可能只是老人們在嚇唬小孩子的,但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農村俗語:“餓死不喫抱窩雞”,後半句少有人知,說的在不在理?

這句話其實還有下半句,它就是“娶妻不娶活人妻”,“活人妻”在這裏指的就是被丈夫休掉的女子。“男尊女卑”在古代的社會背景下十分的明顯,而且這一點不管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是存在的。夫妻雙方的感情出現了問題,只能是由男方休掉女方,而不是女方休掉男方(這當然也是有例外的,在宋朝的時候,才女李清照就告官要休掉自己的第二個丈夫,但在絕大多數朝代這樣的情況是不給允許的)。

農村俗語:“餓死不喫抱窩雞”,後半句少有人知,說的在不在理?

而被休掉的女子,她之後的生活並不好過,就像是這句俗語中所說的,很少有男子還願意娶被休掉的女子。當時的大多數人們認爲,被休掉的女子的品行不端,肯定是做錯了什麼事纔會被婆家給趕走了,而且娶這樣的女人在很多人看來是很丟臉的一件事。而且我們也知道在古代人們把女子的貞潔看的很重要,女子若是不潔了,那麼這就是她的原罪,而這樣也會導致了一個結果,就是被休掉的女子之後很難嫁出去了。

農村俗語:“餓死不喫抱窩雞”,後半句少有人知,說的在不在理?

各位是怎樣認爲的呢?歡迎交流分享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