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7 17:0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曉雙

當第一縷陽光閃耀虞北大地的時候,也許有人還在夢鄉,而有人已忙碌在征途。

其實並非事事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幫扶負重前行。

作爲“楓橋經驗”的踐行者,瀝海鎮人大積極完善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和民間資源,探索走人民調解社會化發展之路,在平凡中彰顯不平凡。

基層民主調解 永遠不會停止

築牢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上世紀90年代初,瀝海鎮經濟落後,鄰里矛盾糾紛多、社會治安差等問題困擾着當地政府。1991年,瀝海鎮召開第3屆人民代表大會。會上,許多人大代表積極建議鎮政府和鎮人大盡快出臺相關措施,加強基層民主調解工作。

“大會結束後,鎮人大走村入戶,調研並掌握了全鎮矛盾糾紛基本情況,以最快的速度集思廣益,創新性地設立了瀝海鎮基層民主分級調解制度,這在當時的上虞乃至紹興地區都是先例。”瀝海鎮人大主席蔣嶽雨介紹道,該分級調解制度是在村級層面設立村民調解室,在片級層面設立片調解中心,在鎮級層面設立鎮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大多是在瀝海羣衆中有知名度、有威信的人大代表。

很快,基層民主分級調解制度成爲維護瀝海鎮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當層出不窮的矛盾糾紛出現時,調解員總會第一時間出現。他們奉獻着自己的智慧與辛勞,擔負起平凡而光榮的人大代表使命。在不懈努力下,瀝海鎮的民主調解成功率不斷上升,保障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穩定局面。1992年,瀝海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被國家司法部評爲“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

基層民主調解 永遠不會停止

“解決矛盾要做到三個結合,即法律與感情的結合、原則與靈活的結合、理性與感性的結合,講法不離情,講情不離法,法情互動,解決問題。”蔣嶽雨回憶起多年前發生的一則突發事故。2009年7月23日上午,村民郭某在海塗96丘紹嘉高速前期通道的一座便橋上釣魚,其釣魚線碰到便橋上的10千伏高壓線,致使郭某當場被高壓電擊倒,經醫院搶救無效後死亡。郭某死後,其親屬認爲電力公司應負主責,要求賠償,但電力公司認爲線路設置符合國家標準,拒絕作出賠償。瞭解糾紛後,鎮調委會立即採取了“穩定情緒、現場勘測、坐下商談”三步法穩步推進。在穩定死者親屬情緒的基礎上,7月25日下午鎮調委會牽頭組織電力公司、死者親屬並邀請安監局人員前往事故現場勘測。經實地測量,事故發生點的線路安全距離達到國家標準,而便橋最北端的線路安全距離確實未達到國家標準,且便橋附近未設置禁止釣魚標誌。當晚,鎮調委會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在堅持法律標準的基礎上,通過幾名人大代表的耐心勸說,當事雙方最終達成協議,這起因釣魚引起的意外觸電死亡事故最終被圓滿處理成功。

基層民主調解 永遠不會停止

實現“老孃舅”調解模式的全覆蓋

進入新時代,“楓橋經驗”在不變中發展,在應變中創新,形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新特徵,實現了由“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的新提升,成爲新時代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新經驗。“面對矛盾糾紛,鎮人大主動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核心內涵,打造了一支形式靈活、密切貼近羣衆的人民調解隊伍。”蔣嶽雨告訴記者。

基層民主調解 永遠不會停止

2010年初,第一個“老孃舅”調解工作室在華東村醞釀產生。該工作室由兩名退休幹部組成,爲矛盾雙方當事人進行溝通協調。經過半年多的試點、總結、推廣,至2010年10月18日,全鎮24個村居全部成立了“老孃舅”調解工作室,並正式掛牌面向村民服務,40多名“老孃舅”上崗工作。

打鐵還需自身硬。怎樣把這支新成立的戰隊鍛造成瀝海鎮“化解民間糾紛的主渠道、構建和諧社會的助推器”,成了擺在瀝海鎮人大面前的課題。爲此,瀝海鎮人大認真研究,制定出臺了《關於成立“老孃舅”調解工作室的實施意見》,對“老孃舅”工作室的組織體制、工作職責、人員來源等進行了統一、規範。同時,每年邀請司法局領導和崧廈、濱海法庭的法官舉辦業務知識培訓班,重點講授常用的法律法規,調解工作的方式方法、技巧經驗等。

基層民主調解 永遠不會停止

成立8年多來,“老孃舅”調解工作室讓“楓橋經驗”在瀝海鎮開花結果。“老孃舅”在現場教育糾紛當事人息訴止紛的同時,向廣大羣衆宣傳法律知識,達到“調處一起糾紛,教育一片羣衆”的效果;他們隨時掌握社情民意,真正做到了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爲化解矛盾糾紛贏得了主動權;他們不僅助力傳統婚姻、鄰里、賠償等常見性、多發性民間糾紛的調解,還妥善解決了諸多可能引起羣體性事件的民間糾紛。例如,華東村近年來大量新居民湧入,當地村民紛紛自建小屋出租,導致大量的宅基地糾紛、鄰里糾紛出現。該村的兩名“老孃舅”放棄休息,不計報酬,主動上門溝通協調,使大量矛盾糾紛得到了化解,得到了村領導和羣衆的點贊。

瀝海鎮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熱潮正在蓬勃興起。解放思想、走在前列,需要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據悉,全鎮“老孃舅”調解工作室已接待羣衆來訪1000餘人次,成功調解各類民間糾紛600餘起,爲全鎮的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基層民主調解沒有終點,只有起點。瀝海鎮人大竭力付出,換一方百姓平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