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以來備受矚目。疫情之下,基層金融服務人員"不想貸、不會貸、不敢貸"問題更爲突出。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商銀行銅川長虹路支行主任櫃員郭曉燕建議,從量、價和風險等層面完善金融服務體系以及差異化融資渠道建設,並藉助金融科技和服務創新,精準施策提升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

"通過加快組建民營小微企業紓困基金、着力完善融資擔保體系等方面工作,切實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信貸投入。"郭曉燕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能有效降低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建議大力推廣金融科技手段,採用電商生態、大數據平臺和雲計算技術,提高金融機構對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

與此同時,郭曉燕表示,應鼓勵創新融資形式,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創新金融服務工具,多層次拓展資本市場對於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

此外,針對基層金融服務人員數量不足、科技運用不熟以及現行內控機制運行效率亟待提升等因素所導致的"不想貸、不會貸、不敢貸"問題,郭曉燕建議,從內控機制和管理準則入手,促進更多資源向基層、民營和小微企業傾斜。

"一方面通過明確追責界限增強基層客戶經理服務主動性,另一方面加大新業務、新技術的培訓力度,藉助大數據技術提升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質效水平。"郭曉燕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