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們國家最著名的核武器科學家,鄧稼先老先生的大名一定會被提及,出生於1924年6月25號的鄧稼先,五歲開始讀書,1941年考取西南聯大物理系,這時他才17歲,四年之後,21歲的年紀就成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24歲赴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攻讀原子核物理專業,26歲取得博士學位的他,毅然決然選擇回國,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此人是兩彈元勳鄧稼先老師,被稱爲中國核武器之父,爲了國家放棄唾手可得的諾貝爾獎

鄧稼先和楊振寧

鄧稼先老先生爲了祖國的建設付出了一切,他爲原子彈和氫彈的研發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最後爲了自己所熱愛的祖國付出生命的代價時,他仍然說自己無怨無悔,希望下輩子還是中國人,還能爲中國的崛起做出貢獻。鄧稼先成爲了人人傳頌的偉大人物,但是也有一位偉人,他爲了國家發展放棄了唾手可得的諾貝爾獎,只是知道他的人並不多。

此人是兩彈元勳鄧稼先老師,被稱爲中國核武器之父,爲了國家放棄唾手可得的諾貝爾獎

王淦昌老先生

今天,筆者就爲各位朋友介紹一下這位爲了祖國發展同樣披肝瀝膽的偉人—王淦昌。王淦昌老先生於1907年5月28日出生,江蘇常熟人,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在1933年於德國柏林大學獲博士學位。我們熟知的鄧稼先老先生,就是王淦昌老先生的學生,王淦昌老先生被譽爲“中國核武器之父”、“中國原子彈之父”。

王淦昌老先生在4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他13歲的時候也離他而去,他後來就被外婆撫養成人,他的命運,似乎並不比太多人好。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的他,到了清華大學,卻自己選擇了物理系,爲此不厭其煩地做着最枯燥的實驗,他卻樂在其中。

此人是兩彈元勳鄧稼先老師,被稱爲中國核武器之父,爲了國家放棄唾手可得的諾貝爾獎

年輕時候的王淦昌先生

王淦昌老先生不僅對物理系很癡迷,對於後一代的教育也同樣重視,在浙江大學當物理系主任時,有新生選擇物理系的時候,他都要親自去接。不僅如此,當國家有需要的時候,王淦昌老先生義不容辭地選擇了接受需要,而那時候,其實他離諾貝爾獎只有一步之遙。

時間來到1959年3月9日,王淦昌老先生從4萬對底片中,找到了一個產生反西格馬負超子的事例,發現了超子的反粒子——反西格馬負超子。這個震驚世界的發現,只要王淦昌那個時候選擇發表論文,他得到這個諾貝爾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這一次,其實已經是他第三次錯過諾貝爾獎了,前兩次他所發現的物理粒子,被別人拿去發表論文後,都獲得了諾貝爾獎。

此人是兩彈元勳鄧稼先老師,被稱爲中國核武器之父,爲了國家放棄唾手可得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牌

但是當時國家要搞核武器研究,王淦昌老先生如果要參與,只能隱姓埋名,不能向外界透露一點消息。王淦昌老先生做出了選擇,他放棄了諾貝爾獎,選擇爲國家奮鬥。爲此,第三次,諾貝爾獎又離他而去。但是王淦昌老人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他認爲爲了國傢什麼都是值得的。

此人是兩彈元勳鄧稼先老師,被稱爲中國核武器之父,爲了國家放棄唾手可得的諾貝爾獎

王淦昌先生(右一)

在他獲得了3000元的國家頒發的自然科學一等獎金後,他選擇全部捐給原子能研究所職工子弟中學,用來鼓勵下一代。有了這麼大成就的王淦昌老先生,卻說自己的成功要歸功於集體,還說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話:要做科學家,不要當科學官。

王淦昌老先生於1998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去世的時候是91歲高齡,他直到70歲高齡的時候,還在進行着研究工作。對於這樣無私奉獻的偉人,用多少讚美奉獻的詞語,都不爲過。

此人是兩彈元勳鄧稼先老師,被稱爲中國核武器之父,爲了國家放棄唾手可得的諾貝爾獎

王淦昌先生劇照

(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請爲筆者的文章點個贊吧,您的舉手之勞,對筆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