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之,轟-6G掛載電子吊艙的意義不僅僅是讓一架老飛機重新煥發戰鬥力,具備了電子戰能力這麼簡單,而是它填補了我軍空中作戰體系的最後一塊空白,完善了我軍空中作戰的電子支援體系,大大提高了我軍遠程導彈空中發射平臺的戰場生存能力和作戰能力,這也是外媒爲啥對此格外關注的原因。由於我國暫時沒有類似於美國EA-18G這樣的專業電子攻擊機,所以之前掩護攻擊機羣和遠程導彈空中發射平臺的電子支援作戰任務,主要由掛載電子戰吊艙的殲轟-7來擔任。

作者署名:兵工科技

圖注:掛載電子戰吊艙的轟-6G

運-8干擾機+電子戰版殲轟-7的配置存在作戰空白

衆所周知,電子戰飛機可以通過電子干擾、電子欺騙和電子摧毀等手段,讓敵方雷達、通信系統或制導系統暫時失效,進而延遲對方防空作戰網絡的反應時間,或是擾亂敵方的指揮體系,對其形成防空壓制,或讓其摸不準我方的攻擊意圖,掩護攻擊機羣順利完成作戰任務。

由於我國暫時沒有類似於美國EA-18G這樣的專業電子攻擊機,所以之前掩護攻擊機羣和遠程導彈空中發射平臺的電子支援作戰任務,主要由掛載電子戰吊艙的殲轟-7來擔任。至於運-8電子干擾機和偵察干擾機,由於飛行速度慢、戰場生存性差,飛到前方還需要分出來一部分戰鬥機進行保護,所以只能在後方活動。

圖注:掛載電子戰吊艙的殲轟-7戰鬥機

這樣一來,在前方作戰區域和後方之間就存在着一個空白。電子戰版的殲轟-7要衝在最前面,爲戰鬥機羣提供伴隨支援,運-8電子干擾機和偵察干擾機要留在後方,負責爲整個作戰行動提供“戰場”級的大範圍電子支援,中間區域是沒有電子戰機保護的。

圖注:殲轟-7掛載的電子戰吊艙

填補我軍空中作戰體系的最後一塊空白

從我軍在南海的作戰配置和歷次演習的情況看,整個空中作戰體系可以大致分爲前鋒、中軍和後衛三部分,前鋒就是殲-11、蘇-35、蘇-30、殲-16這樣的遠程戰鬥機,通過對敵方戰鬥機、水面艦艇進行打擊或驅趕,奪取制空權,形成一片像當年“米格走廊”那樣的安全空域,掩護我軍的攻擊機羣作戰。

中軍就是以轟-6K爲主的遠程導彈發射平臺,這類飛機雖然機動能力不如戰鬥機,但仍具備一定的自衛能力,因而可以在前方戰鬥機羣組成的“鷹牆”後面活動,伺機發射遠程巡航導彈或防區外空地打擊武器,對敵方縱深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後衛就是由空警-500預警機、空警-200預警機、運-8干擾機、運-8偵察干擾機、運-8通信指揮機、加油機組成的作戰支援體系。這類飛機目標大、機動能力差,幾乎不具備自衛能力,爲確保安全,最好是在我軍陸基或海基防空體系掩護下的後方活動。

此前,前鋒有電子戰版殲轟-7貼身掩護,後衛有運-8干擾機和運-8偵察干擾機掩護,只有中軍沒有掩護。現在轟-6G掛載電子戰吊艙就彌補了這個空白,該機的飛行性能和續航能力與轟-6K和正在研製的轟-6N基本相當,比用電子戰版殲轟-7更加適合對轟-6系列發射平臺的伴隨作戰任務。

此外,該機提供的電子支援效果也將更好,因爲轟-6G的平臺更大,可以掛載更大的電子戰吊艙,動力也遠比殲轟-7充裕,可以爲電子戰系統提供更充沛的電力,讓其可以發射出更大功率的電磁波,壓制效果更好。

總之,轟-6G掛載電子吊艙的意義不僅僅是讓一架老飛機重新煥發戰鬥力,具備了電子戰能力這麼簡單,而是它填補了我軍空中作戰體系的最後一塊空白,完善了我軍空中作戰的電子支援體系,大大提高了我軍遠程導彈空中發射平臺的戰場生存能力和作戰能力,這也是外媒爲啥對此格外關注的原因。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