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頻繁出現假貨說明了在商品品類方面,小紅書的招商能力弱,對供應鏈的把控力差,雖然之前通過自營、海外直郵等方式想要解決品質問題,但在整個電商領域,小紅書的體量比較小、自營成本又高、再加上各大電商平臺發力跨境購,這就導致了小紅書在商業市場的發力空間較小,毫無優勢可言。近日,小紅書官方對外開了一場發佈會,正式推出小紅心評分體系,希望通過社區內生長的力量,重拾外界對小紅書平臺的信任。

近日,小紅書官方對外開了一場發佈會,正式推出小紅心評分體系,希望通過社區內生長的力量,重拾外界對小紅書平臺的信任。但這個小紅心評分體系能拯救小紅書的信任危機嗎?我倒覺得未必。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名爲:虛假繁榮的小紅書 惴惴不安的消費者,其中敘述了小紅書在百度搜索引擎裏的長尾關鍵詞營銷效果堪憂,要知道這些長尾關鍵詞組合起來的網民關注度還是比較高的,且均有百度指數。這些關鍵詞無一例外的不凸顯着消費者對小紅書平臺的不信任、不敢消費、駐足觀望等心態。

小紅心評分體系能拯救小紅書的信任危機嗎?

另外,在豆瓣羣裏,當有人發佈“小紅書上的推薦靠譜嗎”話題時,回覆內容裏絕大部分充斥着“廣告太多”、“太會吹”、“不靠譜”等相關信息。這個從其主體公司的行政處罰中就能看的出來。比如因發佈廣告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被上海嘉定區市場監管局罰款3萬元,並責令其停止發佈。

在知乎方面,某網友在“小紅書上的東西都是正品嗎”話題下直接吐槽“那些曬美白產品對比圖的,前一張在淺色背景上拍,後一張在深色背景上拍再磨個皮說蘋果後置無ps,認真的嗎?你當我美圖秀秀那麼多年白用的嗎?你當我用不起蘋果的嗎?”

當多渠道的信息都在凸顯小紅書平臺不值得信任的時候,從品牌認知角度而言,消費者對其自然牴觸心理就會明顯增強。這個從根基上的不信任勢必會導致小紅書在商業化浪潮中的轉化週期變得更長。

再來說說小紅書的小紅心評價體系,這個依靠社區熱度、活躍度用戶、商城銷量排名等關鍵參數組成的評價體系因子,表面上看對於塑造平臺品質方面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策略方法。但對於久居在灰色產業鏈的團隊來說,這種升級的平臺政策猶如一個擺設,充其量最多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而已。

小紅心評分體系能拯救小紅書的信任危機嗎?

咱們來看下之前的大衆點評,其依靠每個消費者的評價,形成了平臺的可信任商品信息流,一來增加了平臺的品牌可信度,二來縮短了用戶選擇時間,提升了消費體驗;三來爲平臺帶來了不錯的商業轉化。但就是這麼一個看似完美的消費平臺,也擺脫不了刷單的嫌疑,曾經還因爲刷單被央視315點名過。

刷單不可避免,信任如何拯救?這時候就會產生一個新的思考,刷單的前提就是這個商品是否是正品。如果是正品,刷單無所謂,畢竟商家在前期的運營過程中都需要銷量來增加自身的商品或者商鋪權重。那如果是假冒山寨產品,繼續刷單引起成交的話,這就不是單純的商業道德問題了,嚴重點基本上時需要法律參與了。

咱們來看下小紅書的商品外在評論,除了剛纔前面提到的知乎作者對小紅書所謂的正品吐槽之外,我在黑貓、聚投訴上發現了好多用戶投訴疑似小紅書售假的案例,感興趣的可以大家查下。

雖然截止目前,小紅書對外聲稱其用戶註冊量達2.5億,但流量的繁榮並沒有帶來客觀的商業收入。頻繁出現假貨說明了在商品品類方面,小紅書的招商能力弱,對供應鏈的把控力差,雖然之前通過自營、海外直郵等方式想要解決品質問題,但在整個電商領域,小紅書的體量比較小、自營成本又高、再加上各大電商平臺發力跨境購,這就導致了小紅書在商業市場的發力空間較小,毫無優勢可言。

與其說小紅心評價體系是解決用戶購物信任,不如說是爲了解決用戶對平臺的信任。但這條路,註定需要走的很久。因爲在信任面前,第一印象很重要,出現信任危機之後,即使後續再刮骨療傷,受傷的消費者恐很難再拉回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