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优质电影至少要有七个特点:故事有冲突,剧情不空洞,构图有讲究,音效有设计,演员有素养,节奏有规律,剧雅俗能共赏。这些特点一一对应到人物就是编剧、导演、摄像、剪辑、制片、影评人。但这都是骨感的理想。

现实中人们谈到电影只关心三个指标:谁演的,票房高不高,评分多少。这三个特征替换了好电影的标准,使得大众在失望后的无望里养成了将就的习惯:这部电影好不好?反正我看着挺乐呵,导演花的是自己的钱,我们管不着。

一、时间的第一重理解

理想中优质电影的特点和现实中人们关心的指标,本质上是创作一部电影的时间。电影在产生初期被定义为技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不再是记录,而被创作者有意识的加入故事设计,有预谋的控制摄像机的运动,技术也就成了创造艺术的工具。电影诞生至今123年,基本的可能性被撰写成书,剪辑成片,创作的领域越来越窄。

2018年夏天《超时空同居》公映后,导演对两个不同时空的放置让人们大吃一惊。在穿越的领域这是创新,因为历史已经存在着众多经典的穿越设计。加之如今商业考量在电影创作中的占比愈来愈大,优质二字便更遥不可及。

二、时间的第二重理解

对时间的另一重理解,还表现在电影人才的产出地。比如国内,北京电影学院、浙传媒、中央戏剧等高校的人才在学习的知识,大多停留在基础知识、票房追求上。四年的大学时光里学生探索了多少?我认为这是症结所在。

资本的持有者和人才层次的严重断裂,需要时间来修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年国内电影的乱象是一个必经的历史时期。唯有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竭尽全力的追赶时间,尽可能的缩短这个历史时期,才有优质电影可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