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一件什麼事情,兩個孩子各自鬧了情緒,甜甜媽媽不接受甜甜的理由:“什麼,你說你想先玩一玩,再寫作業。美美跟媽媽說,她想先玩一會,再寫作業。

甜甜媽媽和美美媽媽是兩個不一樣的典型。

甜甜媽媽希望自己家的寶貝,又乖又聽話,所以對不聽話的孩子,是特別有意見的。甜甜6歲了,媽媽總是要求她,必須什麼事情都經過她的同意,玩的玩具,要玩什麼,穿的衣服,怎麼搭配。甚至連走路的姿勢,都要管一管。

甜甜媽媽覺得,自己要培養的,是有素質、懂禮貌、會聽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以後長大了按着自己的安排,肯定可以走得順風順走,別的不說,想想以後讀什麼小學,再進入什麼中學,甚至大家,做什麼工作,甜甜媽媽都已經開始在謀劃了。

美美媽媽則不一樣,美美今年6歲,跟甜甜一樣的年齡,個頭相仿,性格卻相差不少。在家裏,美美有很獨立的做法,自己玩自己的玩具,有自己的時間,甚至面對媽媽的一些要求,美美還敢於說出自己的意見,堅持自己的看法。

和甜甜媽媽不同,美美媽媽對於孩子的的要求,卻是更多的聽取孩子的意見,對於孩子的一些做法,會給予建議,而美美如果不聽,媽媽有時候也會放棄自己的想法,轉而接納美美。

因爲一件什麼事情,兩個孩子各自鬧了情緒,甜甜媽媽不接受甜甜的理由:“什麼,你說你想先玩一玩,再寫作業?”“不是我說你,你真的做得到嗎?上次你也這樣說,結果後來怎麼樣?…”甜甜媽媽好記性,好口才,把之前甜甜答應過卻沒做到的事情翻了出來,好一番狂風暴雨之後,命令道,不行!必須先寫完作業,才能去玩!媽媽不相信你能做到!

美美跟媽媽說,她想先玩一會,再寫作業。媽媽想起來,有過一次美美也是這麼說的,後來卻玩到忘了寫作業,過後自己急起來,一邊哭着一邊寫作業。這一幕閃過美美媽媽腦海,這話差點說出來,想了想,又吞了回去,“美美,你想先玩一玩,再寫作業,是嗎?”“是的媽媽。”美美撲閃着大眼睛說到,“媽媽相信你是可以做到的,媽媽支持你,不過呢,媽媽希望你答應一件事。”“是什麼事啊?”美美疑惑的問?“媽媽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看我們是玩10分鐘來寫作業,還是玩15分鐘來寫呢?”“那就10分鐘吧。”美美爽快地答應了媽媽。

因爲媽媽的強硬態度,乖乖的甜甜心不甘情不願的做作業,速度慢又沒勁,又是給媽媽吼了好幾次,更覺得委屈和難過。這樣的事情多了,甜甜就對寫作業變得牴觸,就算有寫,也總是拖拖拉拉,注意力也很不集中。

媽媽特別生氣,也覺得這孩子怎麼就不知道我的苦心呢?這可是爲了她好啊。

而美美呢,因爲媽媽會跟她商量,寫作業有一定的自由度,逐漸的她就學會了計劃好自己的事情,先玩再寫作業,或者是先寫作業再玩。都能得到媽媽的支持和接納,這樣的態度讓美美對自己的事情學會了安排,這樣,很容易就培養了美美寫作業的習慣和態度。

兩個媽媽的做法,絕不僅僅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面,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

那麼,這裏要提醒各位父母的幾點是什麼呢?

1、對孩子,一定要尊重和溝通。父母的態度和情緒,對孩子會有直接的影響,如果父母能用商量的語氣和孩子溝通,往往能獲得合作的結果。

2、不要翻舊賬,我們要學會就事論事,如果經常把孩子以前的事情翻出來說,既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感到沮喪;又讓父母更加覺得不能放縱孩子,不然又會犯錯,於是抓得更緊。

話不要說太多,點到爲止,

再小的孩子,除了自我意識形成的2歲多3歲之前,他也會要面子的,總翻舊賬,沒有好處。

3、如果孩子不想說話,我們要學會暫停,而不是追着孩子不停的問,你說啊,你快說,你想幹嘛,你是怎麼想的?

這樣的強迫和不斷的追問,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學會給孩子時間,學會尊重孩子,可以跟孩子說,好的,我知道你現在不想說,媽媽理解的,有的時候,媽媽也會想自己一個個靜靜。那麼,你想跟媽媽說的時候,再來跟媽媽說,好嗎?

3、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未來怎麼樣,相信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們可以期待,但也接受孩子的選擇,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培養好孩子的習慣,建立好的行爲和理念,爲孩子未來的騰飛,打下紮實的基礎。

​知道很多道理,卻教育不好孩子。

在知道和實現之間,我們欠缺的,是行動。

同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無法做到完美,也不要想着培養一個完美的孩子,

因爲,

那是不可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