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代上榜之人總是鳳毛麟角,考不上的纔是大多數。古代書生的升級考試分四次,科試、鄉試、會試、殿試。

人人都知道人生四大喜,但卻不知這人生四大悲。

從科舉考試誕生開始,隨之而來也出現了新的名詞:落榜生。在古代上榜之人總是鳳毛麟角,考不上的纔是大多數。許多讀書人寒窗苦讀十餘載,未在榜上見姓名者數不勝數。所以這也解釋了范進中舉爲何歡喜的瘋癲了。

古代科舉到底有多難?

我國從漢代開始有科舉選拔制度,但設立進士,完善科考制度是在唐朝。歷時1300多年,進士總計24000個。科舉三年舉辦一次,每次有200人可以榜上有名。因此從名額上來看,我們就知道當時的競爭是有多激烈了。況且我國是文學大國,所以在文章上能夠得到批閱者的共同認可和賞識,是多麼難得的一件事。

古代書生的升級考試分四次,科試、鄉試、會試、殿試。科試通過了就能成爲秀才,雖然只通過了第一層,但是這時候已經算是有功名在身了,犯了錯不能隨便用刑,見了官不用下跪,只需要作揖即可。但科試也並不容易,因爲它有三次考試,必須全部通過纔可。

古代的學霸含金量非常高。如果在科試的三次考試中成績都是第一,那麼就被稱爲“小三元”,如果在鄉試,會試,殿試連中榜首,那就是“大三元”。一路下來6次考試都得第一,那就是連中六元。

像這樣的人是少之又少,1300年的歷史上纔出現過兩位,第一位就是明朝洪武年間的黃觀,還有一個是乾隆年間人,叫錢棨。

古代也對狀元的身份給予最大的肯定,在狀元殿前有對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

那考不上的怎麼辦了?

錄取率如此之低,也造成了大多數人的落榜。不少落榜之人在知道成績了以後揮袖擦淚的作起了詩,其中不乏一些著名詩詞作家,杜甫、岑參、溫庭筠等都有如此等等行經。

唐時的潼關落下,落榜而歸的岑參寫了四句詩:來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見關城吏,還從舊路歸。

考不好真的很害怕別人問,包括現在也是。轉眼落榜,太辜負父老鄉親的期望了!“不歸何慰親?歸去舊風塵。灑淚慚關吏,無言對越人。”回去吧沒法開口,不回去吧親人掛念,所以落榜的溫庭筠在給淮南僕射李德裕的詩中說,“未知魚躍地,空愧鹿鳴篇。”大人啊,我對不起您的知遇之恩啊!

當然這種羞愧之情在時間的流逝下會逐漸減少,等回家再準備三個春秋,又會有一批老老少少進京趕考。相比較古代,現代的高考難度和錄取率簡直感人,所以就算考不好,頂多複習一年就可,不用像古人那樣,可能一輩子名字也寫不上那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