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人口大计!幼儿园“花式收费”绝不是乱收费这么简单

为规范管理幼儿园收费,全国多地规定除收取保育教育费、住宿费及政府批准的代办服务性收费外,幼儿园不得再向幼儿家长收取其他任何费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幼儿园存在各种“花式收费”,而出于学前教育资源紧张等因素考虑,尽管明白这些是乱收费,家长多是敢怒不敢言。(1月15日半月谈)

表面上看,很多幼儿园收费项目符合规定,收费也不高,但实际上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隐性收费,如服装费、占位费、活动费、温度费、保险费、书费、旅游费、软件费以及各种特色教育收费,算下来总收费并不低。对部分家长来说,这种“花式收费”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二孩家长的负担只会更重。

全面二孩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今年迎来二孩入园高峰。虽然子女教育纳入个税扣除范围后会减轻家长负担,但幼儿园“花式收费”却在增加家长负担,不是每个二孩家长都能承受“花式收费”。而且看到“花式收费”增加家长负担,不排除部分准备生二孩的家庭放弃生二孩的想法。

因为幼儿园是孩子正式接受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如果这个阶段压力太大,会影响部分家庭判断孩子教育成本。所以幼儿园“花式收费”绝不是乱收费这么简单,而是关系到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效果和我国人口大计。从这个角度来说,幼儿园“花式收费”是全面二孩时代之痛,是不少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园“花式收费”?从幼儿园角度来说,乱收费幼儿园大多是民办园,根据多地对学前教育实行分类定价机制,民办营利性幼儿园实行市场调节价,完全由幼儿园经营者自主定价,但自主定价不等于可以乱收费。而公办和非营利民办园乱收费,则是转嫁责任或者获取利益。

关系人口大计!幼儿园“花式收费”绝不是乱收费这么简单

从家长角度来说,按说“花式收费”会增加家长负担,家长应该进行抵制或者投诉。但从实际情况看,敢于投诉乱收费的家长很少,绝大部分家长担心自己孩子受歧视、被报复、没学上敢怒不敢言。这一方面纵容了幼儿园乱收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监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因为查处需要线索和证据。

再从监管方面而言,报道中指出“九龙治水”式监管造成有效管理缺位,以及部分地方监管力量不足,需要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不少城市学位缺口巨大,现有幼儿园就会“物以稀为贵”,敢于向家长乱收费。

所以,治理幼儿园“花式收费”,除了理顺体制、强化监管、鼓励举报外,重点是增加学前教育资源,通过竞争倒逼幼儿园规范运营。其中,关键是增加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因为这两类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价,在收费方面相对规范一些。

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2019年北京将新增幼儿园学位30000个,这有利于减少幼儿园“花式收费”。而据广州规划,到2020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力争公办学位数占幼儿园学位总数达到50%,这更有利于遏制幼儿园“花式收费”。

笔者以为,只有把幼儿园“花式收费”视为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主要障碍,才能有更大动力从有效监管、增加学位资源等角度标本兼治。假如只把“花式收费”视为不规范行为,就会影响治理决心。因此,应从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的高度解决幼儿园乱收费问题。

关系人口大计!幼儿园“花式收费”绝不是乱收费这么简单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头条号评论文章,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谢谢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