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劇最早的源頭,要上溯到江都一帶的花鼓戲和香火戲。花鼓戲有兩個角色,分別爲小面(小丑)和包頭(小旦)。演出時先由全體演員“下滿場”,即一種集體歌舞,然後由小面和包頭對歌對舞,稱爲“打對子”或“踩雙”。這種花鼓戲從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就形成了,在民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又吸收了徽班和其它劇種的劇目,可以演40多個情節簡單的劇目,如《探親家》、《種大麥》、《借妻》、《僧尼下山》、《蕩湖船》、《王樵樓磨豆腐》等。

揚劇的前世今生花鼓戲,你聽過嗎?

1919年,揚州花鼓戲第一次由農村到杭州演出,獲得成功,並引起京劇界的注目。第二年,又登上上海大世界舞臺,轟動了各公司的遊藝場。爲了滿足廣大觀衆的需要,藝人就把維揚小曲裏的唱本如《王瞎子算命》、《小尼姑下山》等改成劇本上演。音樂方面除了"梳妝檯"曲調處,又加入了維揚小曲中的一些曲牌。這時的花鼓戲已發展到盛極一時的地步,藝人胡大海,首先感到花鼓戲這個名稱已不適應當時的演出,在他的倡儀下,改稱爲"維揚文戲"。以區別"維揚大班"。"維揚文戲"在上海站住了腳,開始招收女徒學藝,首批優秀女演員有筱蘭珍、筱招娣、陳桂珍以及著名坤角小生金運貴。女演員的增加,對揚劇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因爲花鼓戲的唱腔只用絲絃伴奏,不用鑼鼓,所以觀衆把維揚文戲叫做“小開口”。雖然"小開口"是花鼓戲與清曲結合而成的一種表演形式,但卻不同於花鼓對子戲和清曲坐唱曲藝,早期角色只有一小面(醜)、一包頭(旦),後來發展爲"三包四面"(即三個醜、四個花旦),多角同臺。戲的內容大多爲生活小戲,如《探親相罵》、《小上墳》、《小放牛》、《瞎子觀燈》、《王道士拿妖》、《打城隍》之類。劇目從“兩大兩小”即《種大麥》、《大煙自嘆》、《小尼姑下山》、《小寡婦上墳》發展爲情節複雜、人物衆多的《分裙記》、《孟姜女》、《柳蔭記》。曲調輕鬆活潑,委婉悠揚,主要有[大鑼板]又稱(又稱[大陸板])、〔相思調〕、《隔垛垛》、《青紗扇》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