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彼時,又是一年的秋季鄉試時節,恰巧迫切渴望“望子成龍”的當地紹興考生一些家長,打探得知,負責浙江省(高考)的主考官殷如璋與魯迅的祖父周福清都是同科進士,京城同僚,關係不錯,能說上話。按說,一路勤奮讀書,中秀才、中進士、點翰林、到外地和京城做官(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內閣中書、金溪縣知縣),雖不說大福大貴,但卻是風生水起,家境殷實,小康富足的魯迅祖父周福清,深得嚴格科舉考試(選拔人材)的恩澤和好處,應該帶頭循規蹈矩,不越高考違規的雷池一步纔是正道。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宋代的讀書士子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科舉考試的狀元試卷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狀元遊街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古代科舉考試夾帶的小抄

1

古時的“高考”(科舉考試)乃是國家頭等大事,遴選社會精英的考試流程,其實也是相當嚴格有序。

如同現代高考證件覈對、人臉識別一般,古代考生進入考場前,還要對人對號,高聲呼叫考生的姓名,防止有人當“槍手”,李代桃僵,冒名頂替。另外,監考官還要進行逐一認真搜身,防止夾帶作弊的“小抄”;在考場中,主考官在簾子後面就坐,簾子只能使考生看到主考官的椅子,而看不出他是否坐在哪裏,這樣無形中,就起到一種震懾考場作弊的心理暗示作用。

當時,現場有隨機指令的兵勇(類似今天的警察蜀黍)監督考生;不用多說,考場紀律也是十分嚴格。譬如不得交頭接耳,大聲宣譁,不得食用自帶和外賣食品,如果口渴可以飲用研墨的專供水。爲了防止火災,蠟燭被規定禁用,即使考場小房間視線變暗,也不能擅自使用。

北宋知名教育家李覯,曾對親歷的科舉考場有過生動地描述:

主司隔簾帷,慾望不可跂。

中貴當棖闑,蒐索遍靴底。

呼名授之坐,敗席鋪冷地。

健兒直我前,武怒足防備。

少小學賢能,謂可當賓禮

一朝在檻阱,兩目但愕眙。

爲了體現彰顯閱卷的公平,政府採取了許多今天高考仍然在推廣使用的有效措施。

例如將考生試卷上的姓名覆蓋住,加以密封糊名,抑或僱人將考生考卷謄錄一份,交給閱卷官評閱(目的是掩飾考生字跡,避免被考官認出,徇私舞弊)。

不過,此舉還意外引出了一段流傳至今的文壇佳話呢?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詩文革新運動的旗手、大名鼎鼎的文學巨擘——歐陽修出任這一年禮部“省試”的主考官。

策論一場,歐陽修出題《刑賞忠厚之至論》,點檢試卷官梅堯臣批閱試卷時,猛然發現其中一篇特別精彩,頗具“孟軻之風”,隨即呈給大人歐陽修觀閱。歐陽修品讀後,眼睛一亮,頓時被其華麗絕讚的文風所折服、傾倒。覺得無論文采和觀點,都堪當扛鼎、壓卷之作,可以毫無爭議地列爲科舉第一。

但歐陽修的“入室弟子”曾鞏也參加了這場會試,由於試卷採用糊名法,根本無法得知文章作者是誰,歐陽修第一直覺此文很像得意門生曾鞏撰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後只好唏噓、惋惜地評爲第二名。

然而複試時,歐陽修又遇見一篇《春秋對義》,讚歎之餘,便毫不猶豫地將此考生列爲複試第一名。

直到發榜公佈姓名時,主考官歐陽修才恍然大悟,原來初試、複試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兩篇曠世佳作雄文,均出自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蘇軾之手,讓他由衷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科舉結束後,他在給梅堯臣的信中不吝盛讚蘇東坡的斐然文才:“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成語“出人頭地”的由來)。

其實,這年“高考生”蘇軾的離奇境遇,僅是嘉佑二年科考人才濟濟、羣星璀璨的一個場面縮影。當年共錄取進士388人,既有蘇軾、蘇轍、曾鞏等文壇巨匠,又有張載、程顥、呂大鈞等曠世大儒,宋朝科舉“鯉魚躍龍門”人才濟濟的時代盛況,由此可見一斑,令人嘖嘖點贊。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歐陽修塑像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蘇軾與歐陽修雕像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蘇東坡畫像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歐陽修的書法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三蘇雕像

2

宋代對“高考移民”的處理。

重文抑武,堪稱“文人治天下”的有宋一代,非常注重公平兼顧、澤被四方的原則,宋朝政府往往根據各州的人口多寡和文化程度高低,分配不同的科舉“解額”(高考錄取名額)。

相比而言,文化發達、士子如雲的天子腳下,東京開封府分配的“錄取名額”最多。

“高考指揮棒”的作用彰顯,因此出現了發達地區東南州郡的讀書人,跑到西北(讀書人相對少)的地區參加高考,更有無數應舉士子,想方設法擠破腦袋,採取“冒籍”(戶口)等手段,千方百計參加京城的科考。

眼見京城錄取率居高不下,且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誘導號召,史書記載“四方士子客京師以待試者恆六七千人”。

因爲常年有六七千外地外來戶口搶奪、擠佔京城本地考生有限的名額,招致了汴京本地戶籍考生的強烈不滿和抗議。

北宋建國伊始,政府也明令禁止高考移民的“異地科考”。譬如宋太祖趙匡胤曾頒發相關法令:“應天下貢舉人,自今並用於本貫州府取解,不得更稱寄應”。

這裏拗口的“寄應”也就是俗話說的“異地科考”。換言之,一枚外地考生想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合理合法地參加汴京高考,必須先獲得無比金貴的首都戶口。

於是北宋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開封府就發生了一起引發社會爭議的“高考移民案”。

當事主角是叫王濟的廬州士子,也想擠破腦殼參加錄取率高的“京城高考”。

他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個“移花接木”的高招。原來他哥哥王修曾在開封府購置18畝田產,取得了首都戶口的資格。

這小子就在高考的登記戶籍資格申報中,將哥哥大名登記成了父親,自己也理所當然的擁有了首都戶口。

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而誤了卿卿性命”,此種煞費苦心的卑劣伎倆被“明察秋毫”的開封府高考把關人員一舉識破。更有好事者,以此上書皇帝,要求嚴剎“高考移民”這股歪風邪氣。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人口流動頻繁,允許自由遷徙,商貿空前發達,城市異常繁榮的宋朝,許多士子從小、很早就跟隨父輩離開家鄉,到京城讀書做生意,再讓他們返回原籍高考(科舉),也於情於理說不過去。

於是開放的宋朝政府,就在原則要求士子不得離開原籍、仍然限制“高考移民”的政策下,允許有以下幾種“特殊情況”,可以參加“異地科舉”。

之一,大中祥符七年(1014)立法規定:“應進士並諸科舉人等,今後除取本鄉文解赴舉外,如是顯無戶籍,及雖有籍已離本貫、難更往彼者,即許召曾經省試舉人三人,或御試舉人二人,或命官一員,保明行止。……許於開封府投納、引驗,便與收接,依例考試、發解,並於卷頭分明開坐元本鄉貫並寄應去處。”

之二,天聖七年(1029)立法規定:“舉人如有戶籍及七年以上、見居本處,即許投狀;未及七年、不居本貫者,不在收接之限。”

之三,嘉祐三年(1058)立法規定:“奉詔再詳定科場條制…(開封府)凡戶貫及七年者,若無田舍而有祖、父墳者,並聽。”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宋太祖趙匡胤石像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宋真宗趙恆畫像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曾鞏的詩文選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宋孝宗的草書《後赤壁賦》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宋人書法作品

3

爲了優中選優,古代科舉對通過者的數額有嚴格的指數限制。

公元1009年,宋真宗趙恆,對通過科舉考試者的名額進行了嚴格限制。公元1106年只有3%的人(8萬人中通過2334人)通過州試(《宋會要輯稿》)。

據統計,公元1090年,福州的州試中參加考生3000人,最終只有40人通過,考生錄取的比例爲1/75。

到了北宋末年,政府對考試錄取名額限制愈加嚴格,每年通過州試的人數僅1.5萬人,只佔1億人口的萬分之一點五。這些通過州試的考生,再參加三年一次的京城“省試”,才能獲取進士資格。

到11世紀中期,約有5千至1萬名在不同年份通過州試的應考者參加省試。

公元1002年,應試者只有1.5%(14562人中219人)被賜進士功名;而公元1109年的比例上升至10%(即7000人中有731人),南宋時期的比例平均在6.5%左右(《續資治通鑑長編》、《宋會要輯稿》)。

根據地方誌記載,整個宋朝進士總人數爲28,933人(北宋約佔1/3,南宋佔2/3)。

不過,如同現在的高考一樣,科舉制度給了更多普通人(莘莘學子)“知識改變命運”的難得機會。據統計測算,北宋科舉功名出身的官員儼然佔到總官員人數的40%,而唐代這個比例還只有15%(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科舉榜單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科舉試卷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士子高中探花掛出的紅燈籠

4

古代對“科舉舞弊”的懲罰措施。

僅以陷入“科舉舞弊”漩渦不拔,導致家族驟然敗落的魯迅祖父周福清爲例說明。

按說,一路勤奮讀書,中秀才、中進士、點翰林、到外地和京城做官(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內閣中書、金溪縣知縣),雖不說大福大貴,但卻是風生水起,家境殷實,小康富足的魯迅祖父周福清,深得嚴格科舉考試(選拔人材)的恩澤和好處,應該帶頭循規蹈矩,不越高考違規的雷池一步纔是正道。

可是眼見曾經顯赫一方的大家族已現頹勢,兒子周伯宜身體孱弱,精神不振,幾次考試都鎩羽而歸,絲毫不見起色;情急之下,亂了方寸,利令智昏,辦了一件後續後悔不迭的、“高考走後門”的大蠢事。

彼時,又是一年的秋季鄉試時節,恰巧迫切渴望“望子成龍”的當地紹興考生一些家長,打探得知,負責浙江省(高考)的主考官殷如璋與魯迅的祖父周福清都是同科進士,京城同僚,關係不錯,能說上話。

於是跟周家有親戚關係的幾家人,便湊足了1萬兩白銀(換成便於攜帶的銀票)交給周福清,拜託他給主考官給殷如璋打打招呼,走走後門,關照一下。

科考出身的周福清,也深知這是一件頂雷的棘手麻煩事,推脫再三,然而盛情難卻,只得硬着頭皮允應了下來。聽說殷考官從京城順運河南下,爲了方便打點,周福清就派聽差陶阿順攜信在蘇州閶門碼頭等候。

事情就壞在了辦差的這小子沒有眼色,不會見機行事上。當時副考官正在殷如璋的船上議事,殷主考接過老朋友的信函,沒有來得及拆看,就隨手放在茶几上,繼續交談。

但是,旁邊等候已久的陶阿順卻着急地嚷叫起來:老爺,信裏有萬兩銀票,怎麼不給一張回條?

考官一聽信裏藏有大貓膩,爲了避嫌便把信交給副考官周錫恩,周拆開信件立即下令逮捕陶阿順,殷主考也是勃然大怒,哪裏還顧得上朋友交情,下令將此事一查到底。

周福清聞聽“高考走後門”徹底辦砸了,感覺大事不妙,連夜從紹興逃往上海躲避風頭。

因爲案情重大,當時浙江巡撫崧駿親自出馬,負責調查審案。根據賄賂的信件證據提示,立即取消了魯迅父親周伯宜的考試資格,又下令逮捕周福清入獄,準備鄉試結束後秋後一併算賬。

未等周家託人打點斡旋(想從輕發落),那知,這樁糗事又被捅到了光緒皇帝那裏。彼時年輕的皇帝剛剛親政,正欲勵精圖治,革除時弊,大展宏圖之際,一聽此事,龍顏大怒,立即下了一道嚴格查辦的聖旨。

“案關科場舞弊,亟應徹底查究。丁憂內閣中書周福清着即行革職,查拿到案,嚴行審辦,務得確情,按律定擬具奏。”

天子插手申斥嚴辦,誰還敢背地裏說情開脫?隨着祖父被迅速緝拿入獄,撤職查辦,紹興周家這個原本殷實風光的封建大家族,一下子由小康急速墜入令人唏噓感嘆的困頓之中。

有道是“前世之事後事之師”。看來,何種時候,想在高考中投機取巧、徇私舞弊、矇混過關,都將可能付出慘痛不菲的代價,更是萬萬不可取的深刻教訓呀!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魯迅祖父——周福清畫像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清代的私塾——三味書屋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古代科舉考試現場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科舉考試舞弊,被發現夾帶的小抄

宋朝就有“高考移民”:看看古代如何處理這些“科舉舞弊”?

光緒年間的狀元牌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