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樓夢裏,曹雪芹爲何安排比釵黛還優秀的寶琴出場?

文/夕四少

薛寶琴是紅樓夢裏出場比較晚的一位女孩,差不多紅樓夢上半部已經完結了她纔出場,但她一出場,立馬就吸引到了所有人的目光,不僅寶玉等人,更主要的是這個女孩得到了賈母的喜歡。

很多人會納悶,薛寶琴不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人物,但她卻幾乎是個完美的女孩,無論是長相性格,還是才華見識,都與釵黛並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曹公安排這一個人物出場,用意何在?

要知道這背後的原因和深意,我們就得去研讀原文,從上下文之間找關聯。

寶琴與李紋李綺邢岫煙等人進賈府一回,發生在原文第四十九回,這一回之前發生了什麼事呢?那就是薛蟠調戲柳湘蓮被打,然後外出遊藝,這給了香菱進園的機會,因此有了“香菱學詩”一回。

關於香菱,原文有一長段脂批,專門講述曹公安排香菱入園的情節鋪墊,一直追溯到賴尚榮家擺宴一回,所以脂硯齋批曰:回思因欲香菱入園,是寫阿呆情誤,因欲阿呆情誤,先寫一賴尚榮,實委婉嚴密之甚也。

也就是說,在這之前,曹公已經在有意地安排諸芳進園了,而要安排這些女孩進園,就必須要有由頭,要有情節的推動纔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寶琴出場就好理解了。

我們知道,紅樓夢裏的女孩,上至釵黛這些出身高貴的千金小姐,下至襲人晴雯這些爲奴爲婢的丫鬟,都是入了薄命司的人物,所以寶琴的出場,不只有她一人,還有李紋李綺邢岫煙等人陪襯,她們皆是薄命司人物。

曹公似乎是要在紅樓過半,賈府真正敗落之前,在大觀園裏安排一次羣芳大聚會,所以他給每個進賈府的女孩都安排一個個非常靠譜的理由,不是進京完婚,就是前來投奔,目的就是爲了逼出這些女孩進賈府一事。

曹公這麼安排,看似倉促,卻是不能缺少的一個承前啓後,承上啓下的情節,因此纔有了後文衆人蘆雪庵聯詩一節,這其實是在照應前後文。

爲什麼說是照應前後文呢?我們知道,寶玉神遊太虛幻境一回,太虛幻境裏燃的香叫‘羣芳髓’,他品的茶是“千紅一窟(哭)”,喝的酒是“萬豔同杯(悲)”,將此情景與大觀園裏的諸芳相聚對看,是否會產生強烈的震撼?

如果我們再聯想第一回裏的“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再聯繫賈瑞照風月鑑時的一句脂批“好知青冢骷髏骨,就是紅樓掩面人。”會不會更震撼?

曹公安排羣芳大觀園相聚,與其說是“脂正濃,粉正香”,不如說大觀園本就是一座葬花冢,這些我們看到的女孩,其實都是幻象,她們都是日後的“青冢骷髏骨”,曹公把這些女孩引進大觀園,正是要在這些女孩出嫁前,埋葬她們的青春。

再說後文,我們知道大觀園裏的女孩最終的結局是諸芳流散,這個流散並非全是因賈府敗落引起,像史湘雲、薛寶琴、邢岫煙、賈迎春等人,都是因嫁人而離開大觀園,以至於大觀園最後寂寥冷落,再無往日熱鬧。

所以後來諸芳漸次離開後,寶玉生出了無限悲思,尤其是抄檢大觀園之後,晴雯死亡,迎春出嫁……這些女孩的離開,都在不斷地刺激寶玉,而這也爲他之後看破紅塵出家爲僧埋下伏筆。

我們看,寶琴等人進入賈府之後的那段時間,是羣芳最後一次熱鬧相聚,而這也是離散的伏筆。我們知道,曹公最善於在大喜之時隱伏大悲,又有風月寶鑑一說,所以我們看上去的羣芳匯聚的熱鬧,蘆雪庵聯詩,寶琴立雪……正是諸芳流散的前兆。

當然,曹公安排寶琴出場,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推動情節發展,尤其是引出寶玉姻緣。我們知道,寶玉的姻緣一直是衆人關注的焦點,王熙鳳開過玩笑,薛姨媽開過玩笑,清虛觀張道士說過親……

這之前,賈母一直沒有明確寶玉婚事,但在寶琴出場後,賈母卻忽然問起了寶琴的年更八字,這其實是一種信號,它傳遞了至少兩個信息:其一,賈母準備爲寶玉說親了;其二,賈母似乎沒有選中釵黛。

不管賈母心裏怎麼想的,這一處情節,都是寶玉姻緣的重要伏筆,按照曹公構思,它應該會與後文情節有重要關聯,寶琴也不可能“虎頭蛇尾”,出現這麼一次就消失了,後文應該還有出場。

與寶琴同時出場的李紋李綺姐妹和邢岫煙,也不會是泛泛寫來,八十回後應該也會有正文,會有結局呈現,可惜我們看不到了。

綜上來看,寶琴的出場,更多是推動情節的需要,她既是薄命司人物,又跟寶玉姻緣有關聯,且才情容貌與釵黛不相上下,也因此讓紅樓夢裏入了薄命司的女孩,有了一次羣芳大聚會,是大觀園諸釵最後的一個幸福時光,這之後她們各自的姻緣已動,就揭開了諸芳流散的序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