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扼虎救父和恣蚊飽血是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兩則,主人公分別是晉朝的楊香和吳猛,兩人都是年幼就懂得盡孝,十分懂事,用自己的身軀來保護自己的父母,感人至深。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爲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楊香扼虎救父的故事 吳猛恣蚊飽血的故事   

  楊香

  扼虎救父和恣蚊飽血是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兩則,主人公分別是晉朝的楊香和吳猛,兩人都是年幼就懂得盡孝,十分懂事,用自己的身軀來保護自己的父母,感人至深。

 

  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爲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離饞口中。

 

  吳猛,晉代道士。字世雲。豫章分寧人,祖籍濮陽 (今河南濮陽縣)。是淨明道信仰體系裏十二真君之一,歷史上以孝道(恣蚊飽血)著稱。

 

  恣蚊飽血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攢膚。恣渠膏血之飽,雖多,不驅之,恐去己而噬其親也。愛親之心至矣。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裏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牀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渠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