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關注【愉享中醫】,關注生命健康!文中方劑僅限於學術交流,患者應在中醫大夫或中藥師指導下加減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讀經典用經方:豬苓湯(主治水熱互結證)附:類方鑑別

豬苓湯爲祛溼劑,具有利水,養陰,清熱之功效。主治水熱互結證。小便不利,發熱,口渴欲飲,或心煩不寐,或兼有咳嗽、嘔惡、下利,舌紅苔白或微黃,脈細數。又治血淋,小便澀痛,點滴難出,小腹滿痛者。臨牀常用於治療泌尿系感染、腎炎、膀胱炎、產後尿瀦留等屬水熱互結兼陰虛者。原文如下: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223條: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319條: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阿膠 滑石碎,各一兩。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讀經典用經方:豬苓湯(主治水熱互結證)附:類方鑑別

方義:傷寒之邪傳入於裏,化而爲熱,與水相搏,遂成水熱互結,熱傷陰津之證。水熱互結,氣化不利,熱灼陰津,津不上承,故小便不利、發熱、口渴欲飲;陰虛生熱,內擾心神,則心煩不寐;水氣上逆於肺則爲咳嗽,流於胃脘則爲嘔惡,注於大腸則爲下利;舌紅苔白或微黃、脈細數爲裏熱陰虛之徵。治宜利水清熱養陰。方中以豬苓爲君,取其歸腎、膀胱經,專以淡滲利水。臣以澤瀉、茯苓之甘淡,益豬苓利水滲溼之力,且澤瀉性寒兼可泄熱,茯苓尚可健脾以助運溼。佐入滑石之甘寒,利水、清熱兩彰其功;阿膠滋陰潤燥,既益已傷之陰,又防諸藥滲利重傷陰血。

配伍特點:五藥合方,利水滲溼爲主,清熱養陰爲輔,體現了利水而不傷陰、滋陰而不礙溼的配伍特點。水溼去,邪熱清,陰津復,諸症自除。

加減化裁:本方可用於熱淋、血淋、尿血之屬於水熱互結而兼陰虛者。

用治熱淋,可加梔子、車前子,以清熱利水通淋;

用治血淋、尿血,可加白茅根、大薊、小薊以涼血止血。

禁忌:因本方爲滲利之劑,若內熱盛,汗出多而渴者忌用。

類方鑑別:豬苓湯與五苓散兩個方證: 一從病位上,五苓散乃主全身性的水液代謝失常,而豬苓湯則側重於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爲主的下焦疾病,簡言之,五苓散的治療範圍較廣泛,而豬苓湯對於泌尿系統的療效則更爲專一一些;二從病性上來講,五苓散用桂枝,又要用白飲服,服後又要求患者多飲暖水,其症偏寒;而豬苓湯中用滑石,其方證性質則偏熱,並且方中還有阿膠,可用於治療尿血(或爲肉眼血尿,也可爲鏡下血尿),而五苓散證是沒有血尿的,這也是二方的重要不同;三從方證的宜忌方面,五苓散適應症多見汗出,而豬苓湯則忌用於汗出過多之時,如《傷寒論》224條說:“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再有:嘔吐劇者用五苓散;而煩躁不寐時則首選豬苓湯;四從方藥的功能和治療趨向來看,五苓散以發汗爲愈病途徑,而豬苓湯則以利小便爲治療手段;還有,五苓散中苓桂合用,可平衝逆,以頭痛、眩暈等氣機上衝症狀者爲宜,而豬苓湯中含有滑石、阿膠,對於消化道和泌尿道炎症時粘膜受損則更有特長。

讀經典用經方:豬苓湯(主治水熱互結證)附:類方鑑別

名家各論

1.《金鏡內臺方議》:五苓散中有桂、術,兼治於表也;豬苓湯中有滑石,兼治於內也。故用豬苓爲君,茯苓爲臣,輕淡之味,而理虛煩,行水道;澤瀉爲佐,而泄伏水;阿膠、滑石爲使,鎮下而利水道者也。

2.《醫方考》:豬苓質枯,輕情之象也,能滲上焦之溼;茯苓味甘,中宮之性也,能滲中焦之溼;澤瀉味鹹,潤下之性也,能滲下焦之溼;滑石性寒,清肅之令也,能滲溼中之熱;四物皆滲利,則又有下多亡陰之懼,故用阿膠佐之,以存津液於決瀆爾。

3.《傷寒論注》:五味皆潤下之品,爲少陰樞機之劑。豬苓、阿膠黑色通腎,理少陰之本也;茯苓、滑石白色通肺,滋少陰之源也;澤瀉、阿膠鹹先入腎,壯少陰之體;二苓、滑石淡滲膀胱,利少陰之用,故能升水降火,有治陰和陽,通理三焦之妙。

4.《成方便讀》:二苓澤瀉,分消膀胱之水,使熱勢下趨;滑石甘寒,內清六腑之熱,外徹肌表之邪,通行上下表裏之溼;恐單治其溼,以致陰愈耗而熱愈熾,故加阿膠養陰熄風,以存津液,又爲治陰虛溼熱之一法也。

方證

1.發熱、嘔而渴,心煩不得眠,口舌皮膚乾燥,小便不利,尿色黃赤,淋漓澀痛伴少腹脹滿者。

2,尿頻、尿急、尿血或排尿後疼痛而渴欲飲水者。

3.舌質紅苔滑,脈浮。

現代臨牀應用

1.本方證多見於膀胱炎、尿道炎、淋病、腎結核、急慢性腎盂腎炎等泌尿系感染性疾病;乳糜尿、急慢性腎小球腎炎、紫癜性腎炎、腎積水、腎結石、膀胱結石、前列腺增生等伴有感染時也可出現本方證。

2.子宮出血、腸出血、尿血、咯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熱、肝硬化性出血等出血性疾病也有出現本方證的機會。

3.其他疾病,如心源性水腫、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癲癇、失眠、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急性腸炎、痢疾、五更泄、直腸潰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肝硬化性腹水、皮膚科的溼疹、呼吸道感染等也有用到本方的時候。

讀經典用經方:豬苓湯(主治水熱互結證)附:類方鑑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