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桃類食品。相傳三月三日爲西王母誕辰,當天西王母大開盛會,以蟠桃爲主食,宴請衆仙,衆仙趕來爲她祝壽。稱爲蟠桃會。

  蟠桃會是盛大而莊嚴的,低層次神仙們在蟠桃會上要注意行爲舉止,否則很容易出軌被嚴厲懲罰。例如,根據《西遊記》,捲簾大將(沙和尚)僅僅因爲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破一個酒杯,就被罰落入凡間;而天蓬元帥(豬八戒)則因爲酒後騷擾蟾宮的嫦娥,被罰轉世到凡間,並且因失誤轉爲豬身。

  王母娘娘住在瑤池,所以又 叫瑤池娘娘。每年農曆七月十八日爲瑤池的西王母聖誕。“王母娘娘的蟠桃園有三千六百株桃樹。前面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喫了成仙得道。中間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喫了霞舉飛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細核,九千年一熟,人喫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洪荒十大靈根之蟠桃樹

  傳說王母娘娘蟠桃會,孫悟空偷喫仙桃的故事久爲民間傳唱,爲人們品桃倍添韻味。民間,人們用桃來祈福,把壽團稱爲壽桃。壽宴中總少不了它。在傳統的年畫中,壽桃更是表現內容,如桃合靈芝稱仙壽、合蝙蝠稱爲福壽,多見於《蟠桃獻壽圖》,寄寓延年益壽。桃子,總與仙、壽連在一起,緣於它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傳說凡間享用過“仙果”蟠桃的,一位是周穆王,再有一位就是漢武帝。

  傳說周穆王路過崑崙山,曾經受到過西王母的款待,並在瑤池上飲酒賦詩,盤桓多日。後來,周穆王再次途經崑崙山,四處尋找瑤池蟠桃園,卻怎麼也找不見,只好戀戀不捨離去。

  據《漢武帝內傳》記載。元封六年四月,西王母曾與漢武帝相會,送給漢武帝四個蟠桃,漢武帝喫後只覺通體舒泰,齒根生香,便想在皇宮花園栽種。西王母告知:“中夏地薄,蟠桃種之不生。”此後,漢武帝貪戀蟠桃美味,曾三次派大臣東方朔長途跋涉,西上崑崙,偷來蟠桃。漢武帝還把喫過的桃核,一個個謹慎地收藏起來,一直傳到明代。據明代《宛委餘編》記載:“元洪武時,元代內庫所藏蟠桃核,長五寸,廣四寸七分,上刻‘西王母賜食武帝蟠桃於承華殿’十四字。

  與蟠桃會相關的詩歌

  《王母蟠桃會》 宋(元)·無名氏作。

  王母娘娘生日,開蟠桃會慶賀,邀羣仙赴會。蟠桃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三千年成熟。太上仙官東方朔在二萬七千年間已偷喫過三次蟠桃,這次又逢成熟之期,他又想偷喫,趁着看守仙桃的仙女睡着之時,變成仙鶴,終於偷得蟠桃。

  全劇已佚,惟《南曲九宮正始》、《九宮大成》、《南詞定律》引錄三支佚曲

  【中呂引子·金菊對芙蓉】\濃靄香中,水雲影裏,迥然人世難同。似玉皇金苑,寶錄仙宮。萬花開處神仙滿,盡笑語俱樂春風。蟠桃佳會,特離絳闕,來此相逢。

  【正宮近詞·春色滿皇州】

  索居仙洞僻,與無心去來白雲爲侶。清興逸幽閒自得仙機。聞知,今日是王母生辰,來慶賀略伸微意。(合)歡娛處,見羣仙開列,共樂瑤池。

  【前腔換頭】

  今日,晚來和氣舒。見祥雲滿空,光景熙熙。香霧靄,和風麗日遲遲。偏宜,庭前見花木生春,麟鳳躍魚龍游戲。”這三支曲文是蟠桃會開始時所唱,首曲由王母唱,後兩曲由赴宴的仙人唱,詠敘蟠桃會之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