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讀“鴻鵠”引爭議,誰是最可笑的人?

圖片轉自網絡

5月4日,在北京大學120週年校慶大會致辭中,北大校長林建華因讀錯鴻鵠的“鵠”字讀音,一時引發廣泛關注。

5月5日下午,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上發表了一篇名爲《致同學們》的道歉信,對本次事件進行了回應。

對寫信的原因,林建華表示,“我寫這封信,告訴大家這些,並不是想爲自己的無知或失誤辯護,只是想讓你們知道真實的我。你們的校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有缺點和不足,也會犯錯誤。另外,我還想告訴大家,我所有重要講話,都是自己寫的。”

北大校長唸錯字真的難以接受、不被允許嗎?真的值得嘲笑與譏諷嗎?我看嘲笑他的人才真正值得嘲笑。

北大是中國文科教育的頂級學府確實不假,但不代表所有的北大師生都是文科方面的專家。雖貴爲一校之長,也並非是各方面皆能碾壓衆人的學霸。

化學實驗做得好,並代表文章寫得好。管理天下才子衆多,並不代表玩起“飛花令”來能對戰彭敏幾個回合。我們不能過分高估大學校長的文學功底,就像我們不能低估外賣小哥的詩詞水平。因爲在《詩詞大會》上,其貌不揚的外賣小哥居然力壓北大才子,捧得了賽季總冠軍的桂冠。

正如林校長坦言,因爲不完整、不繫統的文科教育,自己在文字上的功底並不深。因此而言,讀錯一些字也就在所難免。

況且,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自己擅長的領域在化學學科,同時長期從事高校管理工作,先天教育不足與後天訓練缺乏共同導致了這一關鍵時刻的失誤。儘管讀錯“鴻鵠”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但也並不代表不會出現和不能發生。

道歉信發出之後,社會上依然不依不饒,特別是對“質疑不能創造價值”的觀點糾纏不放。

質疑到底創不創造價值,是有具體語境的。質疑權威、質疑理論,更甚至質疑那些所謂的真理,心懷一顆赤誠的學術批判精神,都可以推動科學理論技術的發展、社會文明的進步。但是質疑長者的善意與真誠、質疑苦口婆心的關愛與指導卻沒有絲毫的意義,無助於價值創造和社會進步。

相信,林校長作爲在化學領域浸淫多年且取得豐碩成果的專家,不是不知道質疑的價值。要怪,只能怪他的語文功底確實不夠好,而且更沒有想到此話在社會上會作過分的解讀。

不過,錯讀“鴻鵠”的小事故,也並非沒有價值。在此之前,你可曾知道北大校長這位副部級幹部的發言材料需要自己親自撰寫?

正是這樣一次小尷尬,讓我們看到他更多真實的樣子。我們看到他在面對非議時沒有退縮不前而是勇敢道歉的坦誠,看到他爲了百八十字的推薦語而拒絕別人代筆的原則與堅守,看到他在推動教改、大學去行政化以及獨立兼容自由學術氛圍傳承打造方面建言總理的擔當,看到他主動放棄參選參評長江學者、院士等榮譽的淡泊,看到他忙完行政工作後定時出現在化學實驗室裏的勤奮與自律。

完美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境界,但現實中卻並不存在絕對的完美。接受不完美的校長,就是接受這個世界的真實。

如果以一種嘲笑譏諷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小尷尬,只會暴露出嘲笑者內心的淺薄,最終可笑的人或許不是別人而是嘲笑者本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