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瀾:“漢武帝以農民‘海內虛耗,人口減半’的代價造就軍事、文化的極盛。”顧頡剛指出:“儒家統一實是中國文化衰老頹廢的徵驗”。文化極盛是表象;“文化衰頹”的開始是其實質。

獨尊儒術中國文化衰頹的開始

漢武帝

經過漢初六七十年的恢復,一個大帝國重新崛起,及至漢武帝即位,已足夠牛逼,可以向長期挑釁的匈奴大喝一聲“不”。與此同時,文化安全也提上了議事日程。史學家范文瀾指出“通過漢武帝,農民付出了‘海內虛耗,人口減半’的代價,造成軍事、文化的極盛時期。”

“文化的極盛”,換一種說法,就是文化大繁榮!撇開具體細節,爲打造文化大繁榮,漢武帝推出了四項全局性的大舉措。

第一項,也是最基本的文化國策,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有鑑於暴秦弊政,漢初無爲而治的黃老之政,對各家一視同仁,故而百家並流,《六經》異傳,文化生態一度迴歸自由寬容。但這種寬鬆也給統治帶來了麻煩,這就是董仲舒所概括的:各派自有思想,各人自出議論,百家方針不一,意見不同,弄得在上的統治者沒法有一個統一的方略,法律制度屢有更變,在下的老百姓不知道聽從哪一家的主張。惟其如此,漢武帝即位以後,“夙夜不遑康寧”,睡不上一個囫圇覺。於是,他向百來個社會賢達與學界精英連下三道策問,“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只有董仲舒的對策讓他豁然開朗,欣然有得:“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就漢家統治的文化安全而言,這一對策最對症下藥:統治天下,只能有一個思想;統治者纔會一勞永逸,徹底省心;而儒家思想就是讓統治者一勞永逸的指導思想。董仲舒在對策中向漢武帝展望:只要這樣,邪辟的學說就會消滅,然後統治的綱紀就可統一,從而法度也可以明確,人民便知道遵從了。丞相衛綰迎風希旨地奏請,在對策者中有以申不害、商鞅、韓非、蘇秦、張儀之學來擾亂國政的,一概罷黜不用,漢武帝當即御批同意。自此以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作爲文化國策,成爲中國專制君權須臾不離的通靈寶玉。

第二項文化政策,就是官辦儒學教育,設立《五經》博士。

漢初博士官,並不限於儒經,也有諸子、詩賦、方技、術數或其他專長者。罷黜百家後,只有儒學《五經》纔有立博士官的資格,儒經以外的其他博士官一律廢罷,在制度文化的層面上確保“獨尊儒術”的說一不二。不僅如此,漢武帝在中央建立太學,還“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一概教授儒經,學成的博士弟子員優與授官。自漢武帝立《五經》博士,置博士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天下之學士靡然向風矣”。誘導他們“靡然向風”的,主要不是儒學《五經》,而是功名利祿。這條尊儒讀經、讀經出仕的祿利之路,把思想統治與教育體制、選官制度捆綁銷售。於是,“傳業者寖盛,支葉蕃滋,一經說至百餘萬言,大師衆至千餘人”。一部儒經的學習心得動輒百餘萬言,又臭又長的裹腳布開後代空話廢話的先河;千餘名大師滿天飛,其壯觀也不比目下大師貶值稍有遜色。生活在那個時代,誰還敢說學術文化不繁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