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是中國大歷史被演義和小說所混淆的一個縮影。楊家將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初年的亂世時期。正面角色爲已流傳甚廣的楊家名將楊業,楊延昭等人,後來在戲說中也出現了很有名的穆桂英等楊家女將,而反派角色所以大奸大佞,迫害楊家將的潘仁美爲代表。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怎樣的?楊門女將真的存在嗎?

主要講述了與遼國的戰爭故事,彰顯楊家一門滿門忠烈以及可歌可泣的愛國故事。雖然戲說很精彩,故事很動人。但藝術中終究有很大的虛構成分。真實的楊家將是怎樣的故事呢?他們的後人又怎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真實存在的楊家將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怎樣的?楊門女將真的存在嗎?

楊家將在歷史上北宋時期確實存在過。楊業,是楊家將中的第一代,本身是北漢時期的一名將領,此人善於用一口金刀。後來北漢滅亡,他也就投降了宋朝,作爲一名優秀的邊防將領,他在北宋針對遼國的戰爭中,屢立戰功。

楊家將的聲名,開始在遼國軍隊中傳起來,楊業也越來越受到原來北宋將領潘美(演義裏的潘仁美原型)的妒忌,後來也確實出現因爲潘美沒有去及時救援而導致楊業軍隊陷入重圍,他也在被擒之後絕食而死。這些跟演義中是很相似的。只不過可能潘美沒有演義中所展現的那麼大奸大惡!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怎樣的?楊門女將真的存在嗎?

最主要區別在於,他的兒子楊延昭事實上是他的長子,並非演義中所說的楊六郎。楊業死了之後,楊六郎承擔起了楊家將大旗,在與遼軍作戰之中,楊延昭頗有乃父之風,稱他所守衛的隧城爲鐵隧之城,不斷將楊家將的威名發揚光大。

到第3代楊家的代表人物,也不是演義中所說的穆桂英和楊宗保。而事實上楊延昭之子是楊文廣。楊文廣還與歷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文人牽涉過聯繫,那就是寫過,岳陽樓記的范仲淹。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怎樣的?楊門女將真的存在嗎?

而范仲淹是陝西的大官,在交流中發現,這個年輕人很有才能就把他帶在身邊,從此,他從一個無名之人一直成長爲一個重要將領,一直做到過定州路副總管,多次被皇帝嘉獎,可以說賞賜豐厚!後來死在了精忠報國的任上。

被追贈爲同州觀察使。雖然楊文廣沒有像他父親和祖父一樣,歷過那麼赫赫的戰功。但兢兢業業的他,始終不忘精忠報國的家訓和祖訓,至少至死都在爲這個夢想而努力着。因爲這種精神而讓楊家三代爲後人所讚頌和傳揚,更是被人寫進演義之中,爲後世所流傳不朽!

楊家後人今何在?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怎樣的?楊門女將真的存在嗎?

至於後世的楊家成員。在歷史故事中有很多人自稱楊家將後人,包括水滸中的青面獸楊志。《說岳全傳》裏的南宋抗金名將楊再興。《射鵰英雄傳》裏的楊鐵心楊康,神鵰俠侶裏的楊過等等。反正這些都是歷史故事和武俠故事裏面所展現的一些角色和人物。真實性太低了……

而在事實上,由於歷史過於久遠,在宋史中只記述了楊業之孫,楊文廣爲最後一個人,也沒有提及過楊門女將的話。所以基本上楊家將的女將是虛構的。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怎樣的?楊門女將真的存在嗎?

至於在現代社會中也有一個人,自稱自己爲楊家將的第37代後人,還說自己掌握了楊家槍的36路槍法,她就是家住在四川梓潼的一位老人名字叫楊開華。據說,是因爲北宋末年之後,開封淪陷,於是楊家人就跑到了四川避難,從此定居繁衍!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怎樣的?楊門女將真的存在嗎?

有意思的是老大爺的兒子對他們家的祖傳槍法並沒有什麼興趣,對於楊家將的故事也不怎麼感冒,畢竟練這種槍法又不能當飯喫,還沒在廣東打工來錢快!後繼無人,這讓老大爺很是煩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