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口吃週期性出現”的條件反射學說,矯正專家詳細講解,專家說,在陌生人,英俊、漂亮的異性,有求於他的,權威者等面前說話出現緊張、恐懼等現象,是正常生理和心理反應。當緊張恐懼達到一定的程度時,會出現口吃現象,這是一對無條件反射。

爲什麼說緊張心理和口吃是一對無條件反射?因爲,任何人在一定的緊張恐懼的條件下,身體和器官都可能會發生異常,包括語言的異常反應——口吃。這是人類的本能反應,即無條件反應。

在沒有緊張恐懼的環境下,當有機體接受到某種信號(條件刺激),而引起機體和器官發生異常,包括語言的異常反應——口吃。這是人類後天習得的反應,即條件反應。我們把這種“某種信號——口吃”的過程稱爲條件反射。

爲什麼“某種信號”和“口吃”,會變成了一對條件反射?

口吃者在某個場景中發生一次口吃,那麼場景中任何一個因素(或叫刺激信號)都會與大腦皮層建立起暫時的神經聯繫。如果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多次,那麼暫時的聯繫將變得相對穩定。

也就是說,場景中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變成大腦中樞神經的刺激信號。比如,某患者在其公司老總面前經常口吃,老總的眼神、表情、服飾、髮型、老闆桌、桌上的國旗、口杯、甚至老闆的某句話都可能成爲引起患者口吃的刺激信號。

以後即使你和另外的人心平氣和地談話,只要你的大腦捕獲到某種熟悉的信號,即刻就會引起系列心理和生理上條件反應(包括口吃的反應)。其實,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觸景生情。

在這裏,“某種信號”只是相對於約佔人口1%的極少數人羣而言,纔會產生“口吃”的反應,對正常人則沒有任何反應。即“某種信號”的刺激範圍受到條件限制,因此我們稱之爲口吃的條件刺激。由這條件刺激所引起的條件反應,我們稱之爲反射性口吃。

口吃患者,包括正在走向康復的口吃患者一旦發生了反射性口吃,心理和生理都會激起一些變化。特別是對那些還沒有從心理上走出來的患者來說,更似晴天霹雷。“口吃反覆了!”結果口吃的症狀真的又回覆到治療前的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