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理论文化部继续在人民法院报每周四第八版调研工作刊登两篇由全国各地人民法院课题组所作的专题调研报告,调研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司法改革相关制度试点和各个领域的审判执行业务。回望全年90余篇调研报告,人民法院的调查研究工作善于宏观把握基本情况、准确提炼主要现象特点、发现和归纳问题,勇于首先从法院自身寻找问题成因,并进行跨领域、多维度的考量,敢于立足人民法院本职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准和务实的工作态度。特选出2018年人民法院十大调研报告,通过逐个点评,总结调研工作特点规律,为新一年人民法院调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排除非法证据 守护公平正义——内蒙古高院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问卷调查

点评:该调研报告首先开门见山地指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际适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内蒙古自治区法院系统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纸面上的法”向“活法”的转变尚不理想,需要进一步落实与完善,特别是在中央提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之后,作为体现刑事诉讼审判程序性制约功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其细节的调整和完善已经成为刑事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内蒙古高院课题组综合运用了多种调研方法,特别是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专项调研、案例分析、座谈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研究。通过这种综合调研,课题组所获取的信息能够更为全面、更为立体化地反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避免了单纯数据分析所固有反映问题缺乏全面性的弊端。在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部分,课题组敢于直面自己,立足法院本职工作,从法官自身寻找造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问题的原因,主要从强化法官自主裁判理念,组建专业化、精英化法官队伍,强调和鼓励法官依法排除非法证据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二、维护网络安全 严惩网络犯罪——广东高院关于网络犯罪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网络犯罪、样本法院选择

三、打破家暴梦魇 共筑平安家庭——广西高院关于涉家庭暴力案件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家庭暴力

点评:该调研报告的调研对象是涉家庭暴力案件,家庭暴力不仅关系到作为社会组成基本单位的家庭的幸福安宁,而且与社会安定息息相关。如何减少家庭暴力,有效化解家庭暴力带来的各种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因此该调研选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课题组选取的样本法院也十分具有代表性,涵盖了广西反家暴工作试点法院、边境地区法院、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等11家法院,其中有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等4家中级法院,也包括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等7家基层法院,很好地兼顾了调研数据的普遍性与代表性。课题组调研精细,详细总结了涉家庭暴力案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在基本情况部分特别说明,是否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是抽样法院涉家庭暴力刑事案件在量刑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以暴制暴”型案件是涉家暴刑事案件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在主要特点部分,从案发区域、时间跨度、高发诱因、家暴方式、施暴受害主体、处理方式等方面归纳出9个特点。在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部分,课题组能将着眼点放在法官身上,体现了十分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思路。

四、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民商事审判新变化——重庆高院关于民商事审判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司法与经济发展关系样态

点评:该调研报告选题十分宏大,将民商事审判业务与我国经济发展及其新常态联系起来,旨在探究司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样态,改进和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探索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升民商事审判水平的新策略。在调研数据上,课题组并没有局限于重庆法院系统,而是涵盖了全国法院的司法数据及大量涉及经济发展的案例,在具体分析上则将重庆法院作为一个落脚点,既有宏观视角,又有微观考察。课题组工作细致,让数据说话,善于寻找规律,打破固有思维。如课题组发现,“表面上看,社会经济发展与诉讼率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但是如果将观察期间拉长,结论却未必如此”。进而以划分时间段的方式,逐个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与民商事诉讼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在经济发展与民商事审判的相关性分析部分,课题组重点说明了经济增长方式变化,包括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市场供给条件变化和经济发展理念变化对民商事案件的具体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民商事审判的新策略部分,课题组完全立足人民法院本职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五、激发参审活力 推进司法民主——河南高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总结

点评:该调研报告是一篇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属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范围,是一种重要的调研类型。河南省是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省份,河南高院组织课题组对改革试点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调研总结,在改革试点即将完成之际完成了调研报告并及时刊发,使得该调研报告具有了很好的时效性。就调研活动本身所固有的回溯性和滞后性而言,能够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一些法院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正是因为没有注意到时效性问题而不能在本报刊登。课题组全面总结了改革试点的成效,如陪审员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以陪审员和法官分组评议机制保障陪审员对案件事实的独立判断,合理确定参审案件范围,加强陪审员履职保障,使得人民陪审员的职业尊荣感和履职积极性显著增强。课题组还提出了试点中发现的6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发现和难以落实或解决的,最后,课题组针对问题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建议。该调研报告的写作思路和逻辑结构非常清晰,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的内容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值得推广借鉴。

六、多措并举部门联动 保护留守儿童权益——四川仁寿法院关于预防惩治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犯罪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留守儿童权益保护、试点总结

点评:儿童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更是国家和社会的“现在”。对于儿童权益,要强调现在的、即时的、及时的保护,对于留守儿童,更要如此。该调研报告选择以留守儿童权益保护为主题,旨在预防和惩治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是人民法院立足本职工作,勇于承担社会保护责任,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数量也随之增大,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现象越来越多。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启动了预防惩治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犯罪试点工作,四川省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全国首个“预防惩治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犯罪联动机制”试点法院。四川仁寿法院课题组对眉山市两级法院审结的侵犯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犯罪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课题组调研归纳了该类案件的特点,比如犯罪主体两极化、熟人作案较常见、被害儿童获得赔偿较少、发现犯罪周期长、隐案率高、犯罪后果较为严重,这些应当足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课题组提出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强化优先保护儿童权益的司法理念,全面构建留守儿童刑事司法保护联动机制,严厉打击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等建议。

七、严格规范管理 提高执行质效——北京三中院关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终本程序适用、执行攻坚

点评:2018年是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全国各地法院全方位、立体式、加速化推进执行攻坚工作。在此过程中,很多法院创新工作方式,及时总结经验,努力克服实际困难,取得了卓越的战绩。其中,一些法院善于钻研,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考察执行攻坚实际工作,归纳发现问题,撰写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北京三中院关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管理的调研报告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课题组具有很好的问题意识,能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如终本程序案件办理质量不高、后续管理混乱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展开制度性反思与重构,这种思路和努力值得提倡。课题组从案件管理的角度入手,运用过程思维考察了终本程序适用情况及其后续案件的处理情况,指出实际问题,最后详尽地阐述了完善终本程序案件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可以发现,该调研报告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融入了一线执行法官的智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对策建议部分,前两个建议即“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适用条件”“严格规范恢复执行的条件”完全立足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详细列出了具体的改进和操作方法,提出了具体细致、可实际操作的解决对策。

八、规范纠纷化解 护航金融创新——浙江舟山中院关于涉P2P借贷仲裁案件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P2P借贷、仲裁案件执行

点评:该调研报告的主要特色在于“新”。首先选题新颖,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P2P网贷平台纷纷涌现,P2P借贷纠纷大量产生的背景下,课题组并没有选择研究P2P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这一常规调研题目,而是另辟蹊径,对涉P2P借贷仲裁案件执行情况这一相对较小的领域进行专题考察,体现了很好的选题视野。其次是内容新,课题组专门研究了网络仲裁,尤其是“先予仲裁”。网络仲裁能够更好地发挥仲裁的灵活、快捷、不受层级地域限制和裁决可强制执行等优势。网络仲裁嫁接到P2P网贷平台,可以大幅缩短逾期贷款处置周期,逐渐成为P2P借贷纠纷的首选解决方案。随着案件的增多,网络仲裁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很快暴露出来。“先予仲裁”是指出借人或P2P网贷平台在借款合同尚未履行或者借款人尚未违约的情况下申请仲裁,仲裁机构根据之前双方签订的合同、调解协议等作出仲裁裁决,同时出具生效证明。最后是有预见性,随着网络仲裁的增多,网络仲裁裁决的执行案件难免也会增多,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发现问题,有利于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甚至可以防患于未然,提前减少执行难题。课题组提出,为了提升P2P借贷网络仲裁案件的执行质效,要加强对仲裁机构的监管,严格对执行依据的审查,加大对合法仲裁的执行力度,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这些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纠纷的网络仲裁。

九、加强职业保障 注重身心保护——福建龙岩中院关于法官权益保障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法官权益保障、司法权威

点评:学者在描述德国法官考评制度时,有“法官是世上最需要、最应该也最可能被公正对待的人”的解读。法官权益的保障问题在我国也引起高度关注。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个全面加强司法人员依法履职保障的纲领性文件,专门对司法人员的职业保障工作作出全面规定,充分体现了对司法人员的厚爱和关怀;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决定成立中国法官协会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并陆续出台了《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到2018年底,我国法官权益保障的制度和机构体系已初步建成。实践中,法官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形比较复杂多样,以一篇调研报告难以完全涵盖。该调研报告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预计可以起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目的。课题组以福建省龙岩市两级法院的员额法官为调研对象,主要归纳了法官履职过程中遭受的外部侵害、身心健康问题,提出要增加对法官人身权益的刑事保护措施,设计法官人身安全评估制度,开发人身安全数据分析系统,加强对法官身心健康的保障等对策建议。要通过保障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提升审判质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来提升司法权威,其前提无疑是保障法官权益,为法官依法履职提供充分的保障,司法权威的提升离不开法官权益的保障。

十、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会展业健康发展——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关于涉展会知识产权案件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

点评:该调研报告的最大优点在于时效性和针对性。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召开之际,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为了更好地为首届进博会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司法服务,成立课题组对该院自2015年正式履职之日至2018年9月期间审理的涉展会知识产权案件进行了专项调研。可见,该调研报告很好地把握好了调研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符合新闻传播的要求、规律,是不可多得的用心经营之作。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立足于知识产权法院的审判职能,归纳出涉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切实提升展会参与各方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明确展会主办方的法律地位以及权利义务,三是完善涉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的及时有效审理机制,四是加强涉展会知识产权典型案件的全方位宣传。

来源:人民法院报

END

临案而惧 尚法致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