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現代醫學對猝死的定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身體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爲猝死。

這是針對猝死,世界衛生組織所給出的定義,其中的關鍵詞是“因病”——而不是交通事故、遭遇暴力等;“突然”——發生時間不可預料,之前也沒有將死的徵兆。

大氣入於臟腑,不病而卒死——《黃帝內經》這樣解析可怕的猝死

至於從發病到死亡,這段時間多長才可被認定爲猝死?世界衛生組織認爲應在6小時以內。此外,還有1小時、12小時、24小時甚至48小時的爭論。

和腫瘤等等相比,其實猝死纔是最可怕的疾病。突然、急迫、後果嚴重,甚至來不及搶救,更來不及道別,讓人難以接受的程度,即使是癌症也無法與之相比。

目前,心源性猝死被認爲是最重要的猝死原因,其他還有腦血管意外、肺梗死等,而其實,在中醫重要典籍——《黃帝內經》中,不但對猝死有所記載,還對其病因做出了獨特的解析。

大氣入於臟腑,不病而卒死——《黃帝內經》這樣解析可怕的猝死

在《靈樞 五色》篇中,黃帝的學生——雷公就曾向老師提問:

雷公曰:人不病卒(通“猝”)死,何以知之?

黃帝曰:大氣入於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

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母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

黃帝曰:察色以言其時。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

雷公問黃帝:有的人平常沒有患病的徵兆,但卻突然死亡,怎樣才能知道這樣的病情呢?

黃帝說:這是因爲暴厲的病邪深入到了臟腑之中,所以纔會平常看上去沒有病兆,但卻會因內閉的暴厲邪氣發作而突然死亡。

大氣入於臟腑,不病而卒死——《黃帝內經》這樣解析可怕的猝死

雷公問:有的人,病情看上去已經緩解了,但卻也突然發生死亡,怎樣才能知道這樣的病情呢?

黃帝說:如果赤色浮現於面部的兩顴之處,大小有如拇指,這樣的話,即使病情已經有所緩解,但還是可能發生突然死亡。如果黑色浮現於面部的前額之處,大小有如拇指,就很可能會發生沒有患病的徵兆而突然死亡。

雷公再次叩拜說:您講得太好了!這些病人,在死亡時間上有沒有規律可循?

黃帝說:醫生要善於診查病人的面色變化,就能知曉疾病的預後情況。

曾經歷過身邊一位同事的猝死,中午時分,這位83年的男生倒在了洗手間,雖然被及時發現,雖然救護車只用十幾分鍾就趕到了,雖然不停地幫他胸外按壓、人工呼吸,但卻依然沒有挽回他的生命。事後,與他合住的室友說,之前一週,因爲個人感情問題,他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覺,吸菸、喝酒,然後第二天照常出現在辦公桌前,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這種情況,大約就是“大氣”早已“入於臟腑”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