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四個品牌|上海超導:打破壟斷 闖出“中國創造”路

圖說:上海超導自主研發的超導材料,在液氮低溫狀態下產生磁性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你想象得到嗎?未來給汽車充電,無需線路連接,利用超導線圈實現更高效的電能輸送。你想象得到嗎?未來的磁懸浮列車,磁軌在上座艙在下,真空管道里的載人時速可達每小時千公里以上。在上海超導科的實驗室裏,未來已觸手可及。

這些“未來已來”的場景,都依賴全球競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二代高溫超導材料及其應用。“上海超導”與上海交大的強強聯手,讓我國在一直被“卡脖子”的高溫超導材料領域闖出一片天。

與低溫超導材料相比,高溫超導新材料能在較高溫度下達到“零電阻”,在電力能源、高端醫療、高速交通、大科學儀器、軍工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前景。本世紀第一個10年,全球只有3家第二代高溫超導材料供應商,兩家在美國,賣得很貴;另一家在日本,禁止出口。

2007年,上海交大團隊經過3年多自主研發,研製出國內第一根百米級高溫超導帶材。如何將實驗室成果轉爲產品,惠及千萬百姓?2011年,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與上海交大深度合作。雙方走出一條“術有專攻”的產學研合作道路。“雙方成立上海超導聯合研究院,交大獲得研究經費持續研發,企業給予一定百分比利潤回饋。”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趙躍介紹。

五年前的第十一屆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評選上,年輕的小夥子朱佳敏帶來了他的“寶貝”磁控濺射機,從零開始,每一個電路的設計、製作、佈線和調製他都親力親爲。這可是上海超導生產流水線上的第一臺機器。如今,潔淨車間裏,一整條流水線在科研人員的操作下有序工作着,一次就能生產出1公里長的超導材料,而朱佳敏也已成長爲超導材料事業部總經理。

打響四個品牌|上海超導:打破壟斷 闖出“中國創造”路

圖說:《新民晚報》之前對朱佳敏的報道

“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生產裝備與工藝的自主化。”趙躍很是自豪,“美國兩家主流生產商成品率不足五成,我們的成品率則超過70%,一條生產線年產4毫米寬帶材近900公里。”全球領先的低溫強磁場性能、世界先進的低阻接頭技術、國際一流的帶材性能穩定性……一項項“世界一流”讓上海超導走在了創新的最前沿。“全球能生產二代高溫超導材料的企業不超過10家,其中年產能超過100公里的只有5家,全部裝備自主設計並製造的只有上海超導。”大浪淘沙,上海超導人懷抱着振興中國高端製造業夢想,以工匠精神打造精益求精的產品,站上了金字塔頂端。

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上海超導出品”將和國人見面。東北某市超導低空列車旅遊專線已經立項,將採用高溫超導電動懸浮技術,列車可達到600公里/h,後續加真空管道後,時速將超過千公里。在高端醫療領域,重離子癌症治療儀也將配備具有超導磁體的加速器,更有效、更精準地破壞腫瘤,對正常組織的保護更大。在智能電網領域,國內有多個超導電纜項目已立項或正在預研,預計未來幾年將陸續併網輸電。

“我們已經得到了來自國內市場的認可,也有國際機構與我們開展合作。超導材料的未來很寬廣,我們會讓‘中國創造’更多走向世界。”趙躍如是說。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郜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