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顯然,僅僅在黃河上游兩岸築防沙牆是不可能改變黃河水渾濁的現狀,因爲黃河的泥沙絕大部分來自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而且正所謂“大河漲水小河滿”,造成黃河水渾濁的也不僅僅是黃河干流在黃土高原這一個狹窄河道的流經,而是由這一區域整個匯水面所決定的,因此要使黃河含沙量降低,歸根結底是要完成整各個大小河流的流域治理。從上圖,黃河流經我國的生態環境最爲惡劣的脆弱的黃土高原,這一區域具有黃土垂直節理髮育、植被覆蓋率低以及雨熱同期多暴雨等特點,水土流失極爲嚴重。

我去過鄭州花園口至桃花峪這一段的黃河邊玩耍過,而且還在河邊搞過燒烤,那水不是一般的渾濁啊,基本上可以說喝一瓢黃河水三四天不喫飯,沒辦法只能買瓶裝水洗菜,而在黃河邊上一些農家樂旁的水坑裏隱隱約約看到的都是“黃河大鯉魚”。而要搞清楚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一下黃河的上游、中游、下游這三段的分界點以及在黃河上游兩岸築防沙牆是起到什麼作用。

在黃河上游兩岸築防沙牆,能使黃河水變清澈嗎?

我們都知道,黃河是咱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源頭有南源和西源兩支,均發源自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按照長度排名是僅次於長江的國內第二長河。由於在歷史上黃河水量巨大,因而就有了古人所描述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你難道看不見,那從天上奔騰而來的黃河水,波濤翻滾直奔大海,再也沒有回來)。

按照上中下游對黃河劃分河段,黃河的源頭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黃河“幾”字形右拐角偏西處)爲黃河上游,中游則爲河口鎮至河南省會鄭州的下轄縣級市滎(xíng)陽市的桃花峪,而由桃花峪到黃河的入海口(渤海)這一段則稱爲下游,全長約5464千米。

從我國的地形圖不難看出,黃河由西向東依次穿越了我國地勢的第一、二、三級階梯,並且流經了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4大地形區(如下圖所示)。

在黃河上游兩岸築防沙牆,能使黃河水變清澈嗎?

關於黃河,有很多種說法,如“天下黃河貴德清”、“天下黃河富寧夏”、“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等,與本題最爲接近的是“天下黃河貴德清”了,由於貴德縣以上河段有扎陵湖、鄂陵湖以及龍羊峽水庫、李家峽水庫等的沉澱作用以及貴德人民植樹造林、保護天然林草涵養水土,才形成了黃河貴德段“衆人皆渾我獨清”的現象。

從上圖,黃河流經我國的生態環境最爲惡劣的脆弱的黃土高原,這一區域具有黃土垂直節理髮育、植被覆蓋率低以及雨熱同期多暴雨等特點,水土流失極爲嚴重。據統計,黃河每年攜帶的泥沙有90%都來自於中上游的黃土高原,尤其是黃土高原東部。

在黃河上游兩岸築防沙牆,能使黃河水變清澈嗎?

很顯然,僅僅在黃河上游兩岸築防沙牆是不可能改變黃河水渾濁的現狀,因爲黃河的泥沙絕大部分來自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而且正所謂“大河漲水小河滿”,造成黃河水渾濁的也不僅僅是黃河干流在黃土高原這一個狹窄河道的流經,而是由這一區域整個匯水面所決定的,因此要使黃河含沙量降低,歸根結底是要完成整各個大小河流的流域治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