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樣,正式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八字方針又增加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八個字,標誌着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關係十六字方針正式確立,併成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2018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共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對各民主黨派的基本態度。共產黨不應成了執政黨,就拋棄過去的合作者,或者取消其組織的獨立存在。“互相監督”,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則指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合作的過程中,要以誠相待,開誠佈公,患難同當,榮譽共享,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在新的歷史時期,正確貫徹這一方針,對於正確認識各民主黨派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基本方針,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的指導方針,十六字方針的完整提出經歷了一個歷史漸進的過程。

八字方針的提出

解放戰爭時期,各民主黨派成立時,大都同中國共產黨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關係,並在鬥爭實踐中逐步發展了這種關係。無論是在舉行國共談判、召開政協會議期間,還是在解放戰爭的進行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都及時向各民主黨派通報情況,認真聽取它們的意見,並就一些重大問題同它們進行協商,以便採取一致行動。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以後,各民主黨派紛紛公開發表宣言、決議和通電,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其領導人應中國共產黨邀請,陸續進入解放區,宣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參加籌備新政協。這時,各民主黨派已經轉變成爲具有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政黨。1949年9月,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一道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定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和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新生的人民政權,是新民主主義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的聯盟。是時,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成爲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根本性問題。同時,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現實課題。然而,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革命的勝利,黨內一部分同志卻滋長了驕傲情緒和以功臣自居的思想,他們瞧不起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在統一戰線問題上表現出嚴重的關門主義、宗派主義、敷衍主義和遷就主義的傾向。特別是,對民族資產階級是鬥爭還是團結,對私營工商業是限制、排擠還是扶助、發展,民主黨派存在必要還是不必要?等等。這些,不僅是統一戰線的重大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

1950年3月16日下午,中南海懷仁堂,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開幕。4月12日、13日,周恩來兩次到會作報告。他指出,在國內,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是四個階級的聯盟。在這個聯盟內,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好“階級關係、黨派關係、民族關係、上下關係”。他強調,要發揮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積極作用。4月21日下午,毛澤東專門聽取會議情況彙報,精闢地提出了“一根頭髮和一把頭髮”的觀點。指出:“認爲民主黨派是一根頭髮的功勞’是不對的。從他們背後聯繫的人們看,是一把頭髮,不可藐視。”“要給事做,尊重他們。手掌手背都是肉,不能有厚薄。對他們要平等,不能蓮花出水有高低。”“我們要有氣魄,不怕批評,我們連蔣介石都不怕,還怕民主人士的批評?”……這次講話,在統一戰線歷史上堪稱經典。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

1950 年3 月16 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接見參加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的代表。

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原定半個月,實際開了一個半月。在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的重視關懷下,會議強調或明確了統一戰線是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一部分;統一戰線的內部關係及對民族資產階級既團結又鬥爭的基本政策;民主黨派階級聯盟的性質和存在的必要性;平等互助的民族關係和區域自治政策;人民團體、民主黨派、人民民主政權機關和政治協商機關是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環節;統戰部門“瞭解情況,掌握政策,安排人事,調整關係”十六字工作職能……這些,成爲新中國成立初期統一戰線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進一步確立了新中國統一戰線的政治格局和基本面貌。

1953年過渡時期總路線公佈以後,黨內出現了想利用普選的機會來排斥民主黨派的“錯誤傾向”。6月25日至7月22日,第4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召開。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研究、部署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成爲中心議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國際共運的一個難題,也是我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和嶄新課題。在這個問題上,統一戰線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次會議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問題,這次會議,黨中央重視非常,毛澤東重視非常:中央政治局連開3次會議,毛澤東夜以繼日,審閱文稿,確立主題,明確方針。5月29日,毛澤東親自聽取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關於調查資本主義工商業情況的彙報。6月15日,毛澤東審閱中央統戰部《關於利用、限制和改組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若干問題(未定稿)》。標題中,“改組”改爲“改造”;封面上,寫了一個講話提綱,明確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內容。15日晚,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並討論李維漢“若干問題”的報告。會議確定了對資改造的方針,作爲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組成部分。28日晨,毛澤東閱胡喬木27日對“若干問題(二改稿)”的意見,並準備了29日的講話提綱。29日晚,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若干問題(修改稿)”,並發表重要講話。7月18日,劉少奇向大會作報告。指出:“用和平的贖買的辦法,也就是用統一戰線的方法來實現消滅民族資產階級和改造資產階級人們,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這是一次值得大書特書的會議,在統一戰線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由此,統一戰線內部構成也發生根本變化:資產階級作爲一個階級被消滅了,民主黨派的階級基礎不存在了,有人再次提出要不要民主黨派以及怎樣對待民主黨派的問題。

1956年2月,李維漢在第6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發言中指出,“民主黨派已成爲爲社會主義服務的、爲社會主義工作的政治團體”,“我們應該贊成他們,讓他們去發展”。

爲了發揮民主黨派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作用,1956年 4月19日,毛澤東在聽取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彙報時說:“少奇說過:共產黨有兩怕,一怕老百姓哇哇叫,二怕民主人士發議論。我們搞兩個萬歲,共產黨萬歲,民主黨派萬歲。”

4月25日,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係》的著名講話,他在闡述黨和非黨的關係時再次提出“兩個萬歲”的思想:“我們的方針就是要把民主黨派、資產階級都調動起來。要有兩個萬歲,一個是共產黨萬歲,另一個是民主黨派萬歲,資產階級不要萬歲,再有兩、三歲就行了。”

6月25日,李維漢在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鞏固和擴大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發言。這篇發言稿原來引用了毛澤東“兩個萬歲”的思想,送請胡喬木幫助修改後,正式表述爲“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並經毛澤東、鄧小平審閱同意。李維漢在發言中指出:“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同存在,互相監督,首先是對共產黨起監督作用的方針。”並強調指出:“這個方針的提出,同時就是再一次地宣告,同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是共產黨的一條‘固定不移’和‘永遠不變’的原則。”“我們應當宣傳長期共存和互相監督的方針。”發言結束後,李維漢走過毛澤東身邊時,毛澤東對他鼓掌稱讚。

9月,劉少奇在黨的八大報告中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佈以“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作爲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關係的基本方針。鄧小平在八大《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這一方針作了經典性的闡述。他指出:“這些黨外的民主人士,能夠對於我們黨提供一種單靠黨員所不容易提供的監督,能夠發現我們工作中的一些我們所沒有發現的錯誤和缺點,能夠對於我們的工作作出有益的幫助。”1957年,他又寫了《共產黨要接受監督》一文,強調指出,各黨派的“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和思想上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十六個字的方針對我們國家有深遠的影響,對我們黨有極大的好處,對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有很大好處。”

1957年2月,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對此方針作了更爲系統的闡述,指出:“凡屬一切確實致力於團結人民從事社會主義事業的、得到人民信任的黨派,我們沒有理由不對它們採取長期共存的方針。一個黨同一個人一樣,耳邊很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主要監督共產黨的是勞動人民和黨員羣衆,但是有了民主黨派,對我們更爲有益。”在這一正確方針的指導下,形成了我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真誠合作又互相監督的新型政黨關係,奠定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基本格局。

1976年12月26日,毛澤東《論十大關係》的講話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公開發表的講話將“兩個萬歲”思想概括爲“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並指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從八字方針到十六字方針

1979年1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剛剛結束,鄧小平就把民建、工商聯領導人胡厥文、胡子昂、榮毅仁、古耕虞、周叔弢等人請來,商談對外開放問題,並就在經濟建設中如何發揮原工商業者的作用問題,聽取他們的意見。鄧小平聽後對他們說,要發揮原工商業者的作用。“有真才實學的人,應該把他們找出來,使用起來。對這方面的情況,你們比較熟悉,可以多做工作。要落實對原工商業者的政策,這也包括他們的子孫後輩。他們早已不拿定息了,只要沒有繼續剝削,資本家的帽子爲什麼不摘掉?”

6月15日,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鄧小平在開幕大會上鄭重宣佈:我國廣大的知識分子,包括從舊社會過來的老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已經成爲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我國的資本家階級中有勞動能力的絕大多數人已經改造成爲社會主義社會中的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我國各民主黨派已經成爲各自所聯繫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爲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這爲多黨合作制度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979年10月19日晚,在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宴請出席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代表大會代表時,鄧小平和李先念、王震等來到宴會現場,和大家互致問候,並熱忱地希望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都以主人翁的態度,關心國家大事,做中國共產黨的諍友,共同把國家的事情辦好。面對着這些經過“文化大革命”劫難的民主黨派人士和工商業者,鄧小平誠懇地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行多黨派合作,這是我國具體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也是我國政治制度中的一個特點和優點。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以後,黨中央、毛澤東同志又進一步提出了同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這是一項長期不變的方針。”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

1981年2月鄧小平與民建中央主席周建人親切交談。

1982年1月5日,胡耀邦在第15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作了關於《開創統戰工作新局面》的講話,強調:“要做好統戰工作,首先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一定要充分地認識統戰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中的極大的重要性。中央認爲,必須明確地和強調地告訴全黨同志,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在今後很長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統一戰線將仍然是必要的、重要的,仍然有強大的生命力,仍然是我們黨的一大法寶。”“我們應當鮮明地向全黨同志提出,同時也告訴黨外朋友,在新的歷史時期中,我們一定要同黨外朋友真正建立起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關係。”這次講話,很快傳遍了黨內外人士中間。“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這一方針,不是隨意提出的,而是歷史經驗的總結,是實現新時期任務的需要,是對“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的發展和補充,它反映了黨內外人士的共同願望。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政治報告明確指出:我們黨要繼續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少數民族人士和宗教界愛國人士的合作。這樣,正式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八字方針又增加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八個字,標誌着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關係十六字方針正式確立,併成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

1986 年12月2日,鄧小平會見出席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的同志。

十六字方針提出後,在表述上也經歷了一些變化。在十二大報告中,將前八字與後八字用引號隔成兩部分。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將十六字方針表述爲“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這個表述去掉了引號,使前八字與後八字的關係更加緊密了,但二者仍用逗號隔開。

1989年12月29日,江澤民在黨建理論研究班座談時指出:“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是長期歷史形成的,適合我國國情。它確定了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而不是各黨派輪流執政。”“中國的政局要穩定,就必須穩定這個格局。這方面的工作,中央也將發一個文件。”

12月30日,中共中央制定了《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指出:各級黨委都要加強和改善對民主黨派的領導,進一步加強和發展同民主黨派的合作,支持各民主黨派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爲推進“一國兩制”,實現祖國統一服務。文件明確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使十六字方針成爲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

1990 年6 月14 日,江澤民和出席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的代表座談。

從此,各民主黨派以參政黨的身份,同共產黨合作和協商,共產黨也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的作用,舉薦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擔任各級政府及司法機關的領導職務,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在人民政協中的作用、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這以後,每當有重大政策、重要文件出臺,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等領導人選變更,中共中央事先總要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充分協商,徵求他們的意見,有重大情況及時向他們通報。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

2004年1月17日,在中共中央舉行的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胡錦濤與中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王選親切握手。

2006年,中共中央頒發5號文件《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概括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政治準則,鮮明指出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徵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明確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對如何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參政議政作用作出了更加明確的規定。政治協商的兩種基本方式是“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和“中國共產黨在人民政協同各民主黨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協商”。《意見》還明確規範了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協商的內容和程序,使政治協商進一步制度化。

黨的十八大以後,2015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遵照執行。《條例》將“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寫入其中。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

2015年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聽取委員們的意見和建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2016年8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希望各民主黨派始終不忘多黨合作初心,堅持同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鬥。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支持民主黨派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求更好履行職能。”

2018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共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他希望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要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要用好政黨協商這個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送暖薰風吹不住,催開爛漫花千樹。”黨在新時期的統戰政策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同心同德,肝膽相照”真正變成了一幅現實中的國畫。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中必將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作者單位: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