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首個律師行業教育基地在麗水落成

日前,我省首個律師行業教育基地在原中共浙江省委機關——黃景之律師事務所舊址落成。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馬柏偉,麗水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亮共同爲基地揭牌。

中共浙江省委機關——黃景之律師事務所舊址,位於麗水市劉祠堂背梅山弄19號(原花園弄2號),是抗戰初期中共浙江省委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該舊址建於民國初年,佔地面積606平方米,爲二層磚木迴廊式結構樓屋,建築主體結構保存完整,爲著名律師黃景之的住家及律師事務所所在地,是浙江省文保單位和麗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黃景之(1886—1940),名希憲,麗水縣龍江鄉(現蓮都區水閣街道)吳山坳村人,清末秀才。畢業於浙江政法專門學校,畢業後回麗水創辦“黃希憲律師事務所”。1922年當選爲縣議會議員,執律師業務近20年,經常爲貧困羣衆免費打官司,伸張公平正義,在羣衆中聲望極高。1938年7月,黃景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將省委機關從溫州遷至麗水,黃景之律師把自己的家讓給省委作爲辦公機關,省委在此設立了祕密活動點和交通聯絡站。省委的一些重要會議在這裏召開,文件資料也在這裏刻印和分發。黃景之以律師的身份,利用社會關係和業務上的便利,在掩護黨組織活動、保存機要文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爲黨的革命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0年初在皖南病逝。

黃景之律師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他的堅定信仰、不忘初心,維護公正、爲民服務,不負重託、盡職盡責的精神,對於律師行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2017年11月,省律協決定將該舊址打造成爲“浙江省律師行業教育基地”。這是我省唯一一個以律師事務所舊址改建成的教育基地,爲全國範圍內保護革命文化舊址、推進律師行業黨的建設、打造行業教育基地示範樣本具有重要意義。

基地由省、市律協出資共建,具體由麗水市律協通過租賃的方式,從產權所有人手裏承租該舊址,按照省律協負責、麗水市律協具體維護進行後期管理,實現律師行業紅色資源共享。

目前,共承租舊址房屋共二層6間約120平方左右,附屬的走廊、前後花壇等100平方左右,總體規劃一樓爲黃景之律師事務所原貌陳設、黨員教育活動室、接待室等;二樓分別佈置黃景之律師主要事蹟若干展板、相關實物陳列以及當時劉英臥室和會議活動場景。浙江省律協分步實施裝修、佈置,目前一期投入70餘萬元,通過改造老舊電路,恢復民國黃景之律師事務所原貌、修繕原有破舊建築、整理場地加固設施等,積極推進律師行業教育基地建設。該基地建成後,不僅作爲廣大律師參觀考察、學習教育、入黨宣誓、開展黨組織活動的重要場所,大力推進新時代律師行業黨的建設。還可以面向中小學校、高校,作爲青少年愛國、愛黨、立志的法治宣傳、愛國愛黨教育教育基地,還可以面向羣衆免費開放,營造全民學法守法遵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延伸閱讀:

今年是麗水市律師協會成立20週年,20年來,我市律師隊伍不斷壯大,業務量快速增長,律師職能作用日益明顯。1998年,全市律師事務所15家,律師人數138名,每萬人擁有律師數爲0.76。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有律師事務所39家,律師人數426名,每萬人擁有律師數爲1.95。二十年來,律師事務所和律師人數分別增長160%和209%,律師萬人比增長157%。1998年,全市律師業務總量3626件,全年業務收入1350萬元,主要集中於傳統的訴訟業務。經過二十年年的發展,律師協會已成立刑事、民事、商事、行政、法律顧問、破產清算與重整、勞動保障、建築與房地產八個專業委員會。2017年,全市律師業務總量爲16576件。全年業務收費1.1億元,首次突破了億元大關。同時律師隊伍湧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和優秀代表。例如,被評爲“2017年度中國律師行業最受關注人物”的毛維林律師,每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近百件,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彰顯了一名律師的責任和擔當,展現了新時代律師的精神風貌。

二十年來,在服務中心、服務大局中體現麗水律師的社會價值,已成爲全市律師隊伍的共識。在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任務和重大建設項目中,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處處活躍着律師隊伍服務的身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成效明顯,成果豐碩。

圍繞“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等,提供專業法律服務,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635件。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開展法治宣傳,提供法律建議,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組織律師進社區開展法律服務等。在“城中村”改造中,組織36名律師成立律師服務團,累計發放資料2000餘份,解答法律諮詢480餘人次,調解成功案件35件。

備受關注的銀泰、正達、括蒼等房地產公司集資案件的法務處理順利完成,擔任麗水德衆汽車破產重組、雲和魏氏集團破產清算等涉及債權人數衆多、具有重大社會風險案件的破產管理人。積極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爲麗水機場及空港園區、灘坑電站、衢寧鐵路建設、縉雲抽水蓄能電站、仙都景區創五A等重大項目建設,提供專業法律服務,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信息報送單位:市司法局 市律師協會

責任編輯:孫蓓蓓    編輯:施會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